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美日專家在港談政治互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22 10:34:11  


 
  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表示,第三屆中美對話研討會主題為“中美對話(三):與日本的三邊對話”。中美日三國20多位外交、國防及能源專家與會,和香港約300名各界專家,就三國關係、地緣政治和能源安全的變化展開深入交流。

  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行政總裁陳秋途代表主席葉簡明致歡迎辭,表示於2012年發起系列“中美對話”活動,就是為了通過民間高規格會議,在政府管道以外,就共同關心的議題,包括能源、安全、科技、經濟和文化等領域的合作,展開深入的討論和交流。

  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何志平致開幕詞。何志平指,不久的將來,中美日戰略關係會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三邊關係,中美日三國在經濟、能源消耗和軍費開支上都領先世界其他國家,其中任何一方拒絕合作,都對全球造成負面的影響。他希望通過這次活動,可以擺脫零和遊戲的困局,並期待良好的意願可以轉化為決策和行動。

  本次研討會著重針對最近美國“重返亞太”戰略部署、中日釣魚島爭議以及能源合作等共同關心的話題進行了探討。

  原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研究員張沱生先生表示,三國領導相繼換屆,三國未來政策的取向中既有合作因素又有衝突因素。三國應採取一系列近、遠期政策,避免誤判,增加互信,加強危機管理與機遇管理。而矛盾有三種原因,包括結構性的矛盾、利益分歧和誤解。對於結構性的矛盾和利益分歧只能管控,但是誤解卻可以消除。

  原中國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所長潘振強少將表示,亞太地區正在經歷冷戰結束以來最為深刻的變化,中美關係是這一新的力量結構和秩序中一對最重要也是最複雜的雙邊關係。他認為日本右翼崛起並非中國的宣傳,世界各國的媒體都觀察到這點,不久前韓國也曾呼籲日本正視歷史。他呼籲美國應該促使日本回到和平發展的軌道,這將符合兩國的利益,更有利於亞太地區的和平和穩定。

  原美國中央司令部司令威廉.法倫上將(Adm. FALLON, William)認為美國最重要的就是做好本土的事情,做好自己的定位。當美國減少對外國的干預,做好自己的事情,外國就自然對美國有信心。對於近日的中日爭端,法倫呼籲媒體在報道時應該持平,不應該激化矛盾。

  日本原外務政務次官濱田卓二郎表示這個會議非常重要,並對主辦機構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表示感謝。他表示,在二戰之後,日本人都根深蒂固的相信不應該使用武力解決問題。如果安倍內閣違背和平原則,就會失去日本人民的支持。並呼籲應該通過類似這次中美對話的機會,達到雙贏的局面。

  東京大學情報學教授松田康博認為,中國追求和平崛起,但是和平崛起需要付出相應代價。他也引述日本過去的發展經驗,指出發展速度太快會導致一定問題,而現在中國的崛起速度已經過快,會產生一定的不適應。

  東京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教授小山堅博士認為,全球能源價格反覆和亞洲新興經濟體能源需求增加等因素,令能源安全對各國愈益重要,尤其是能源市場的主要參與者如日本、美國和中國。並探討了三國可能的能源合作範圍。

  中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諮詢委員會副主任張抗先生則認為,隨著深海、非常規油氣的開發,石油枯竭的悲觀論點已成為杞人憂天。他認為現代的各國已經沒有必要“為石油而戰”,不應把合理的競爭誇大為對抗。

  在閉幕演講當中,何志平表示,三個國家如何拓展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都會影響整個亞太地區乃至全球。三國中的任何一個國家,單獨採取保護自己國家利益的行動,都會對亞太地區造成嚴重的影響。二十一世紀,東亞正在崛起,文盲已經消失、城市正在興建、人民正在享受更好的生活。若然要共同繁榮興旺,維護東亞地區的和平是至關重要的。中國對此有深入的理解,美國朋友也明白這點,希望日本朋友也可以理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