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問責追成半拉子工程怎能這樣糊弄民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23 11:18:34  


  近期,一些地方處理熱點事件“表態多,後續跟進少;道歉多,問責整改少;調查多,真相公布少”的現象依然存在,公眾關切的後續調查成為“半拉子工程”,事件調查結果難覓蹤影。

“拖延”成為應對“偏方”

  部分“虎頭蛇尾”的熱點事件處置,一般有三種套路:“第一時間”回應,事件真相卻“霧裡看花”。時至今日,“毒膠囊”污染鏈到底有多長,流向了哪裡,事件真相的調查也遠未水落石出。

  號稱“嚴肅查處”,調查結果卻遲遲未見公布。山西長治發生的苯胺洩漏事故已經過去半月,污染造成的嚴重後果波及3個省,污染損害至今沒有確切評估,相關責任人的調查也沒結果。

  處置罔顧民意,事後道歉“一筆勾銷”。“速生雞”事件,肯德基一份“道歉”能將監管部門職責缺位一筆勾銷?

  “‘拖延’被一些地方認定是應對熱點事件的有效‘偏方’。”海南省公共關係協會副會長代紅說,能否真誠作出“解釋說明”,考驗的是一些部門的公信力。

是真想解決還是為保官帽?

  “事件發生後,公眾最想知道真相、誰對事件負責、下一步如何改進工作。但是一些地方這三個環節都做不到位,遮遮掩掩,吞吞吐吐。”國家行政學院應急管理培訓中心副教授鐘開斌說,有的事件發生後,相關部門很快回應,表態很好,卻遲遲沒有下文,不禁讓人懷疑:他們是真想解決問題,還是純粹為避免問責、保“烏紗帽”?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