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習近平外交戰略宣示:“韜光養晦”微調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2-01 09:52:50  


北京的分析人士說,中共新一代領導人習近平1月28日發表的一次講話,實際上是為中國首次闡明了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原則底線。
  中評社香港2月1日電/美國《僑報》1月31日載文《習近平外交戰略宣示:“韜光養晦”微調》,摘要如下:

  習近平在28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會上首次系統闡述了其和平發展觀,特別是明確提出了中國和平發展的原則底線,引起海內外輿論高度關注。

  他在講話中著重從人民期盼、國家戰略、現實需求和歷史規律四個角度,指出了中國必須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歷史必然性、現實必要性。但他隨後話鋒一轉,強調“任何外國不要指望中國會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中國會吞下損害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苦果”。

  對此,西方媒體認為,這是一次“民族主義的強烈宣示”,“似乎在暗示,中國將在國際舞台上展現更強硬的姿態”,會令與中國存在領土糾紛的周邊國家感到緊張和憂慮。

  西方媒體評論中國往往“先入為主、立場先行”,做了過度解讀。

  毋庸置疑,習近平出身於紅色世家,生長在中共建政後意識形態色彩最為濃厚的時代,並親眼看到西方對中國的封鎖和敵對政策,在其從政後又歷經中國與西方就廣泛議題進行的時而和緩、時而激烈的博弈,因此從骨子裡說,他是一位民族主義主張者,具有維護紅色體統下民族國家的自覺性。

  同時,作為執政者,中共必須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積極尋找和拓展更多更有效的執政資源,增強合法性基礎。民族主義就是一個有利於凝聚民心、加強執政地位的重要資源。對民族主義予以適當強調,並在對外關係中適當運用,無可厚非。

  因是之故,習近平在就任中共總書記後,其民族主義主張時有體現。此次的外交表態,再次彰顯民族主義底蘊,就是這種邏輯的延伸。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