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京報:自相矛盾的安倍何以取信於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2-03 09:11:06  


  中評社北京2月3日電/自1月28日日本第183屆例行國會開幕以來,面對朝野各政黨議員的提問,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圍繞當前的中日關係和釣魚島問題多次表明態度,並闡述其下一步擬採取的政策措施。可是,如果將安倍的相關言論貫穿起來看一看的話,不禁讓人產生一種錯覺,這些自相矛盾的言論難道真是出自同一個人之口嗎?

  光明日報文章稱,2月1日,安倍在國會參議院全體會議上表示,希望修復因釣魚島問題而陷入低谷的日中關係,因為“這是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為此,安倍強調“希望能從大局觀出發”,避免“個別問題”影響整個日中關係。同時,安倍還對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會見日本公明黨黨首山口那津男給予肯定,表示日中兩國進行包括政治級別在內的多樣化交流具有重要意義。然而,正當那些為當前嚴峻的中日關係形勢而揪心的人們準備為這一番頗具“大局觀”的積極表態點頭稱道之際,安倍卻當頭潑來一盆冷水。在回答有關自民黨是否將按照去年眾議院選舉時制定的競選綱領在我國領土釣魚島上派駐公務員的問題時,安倍毫不猶豫地表示,這仍是其下一步的“備選項”之一。

  實際上,類似的“先揚後抑”似乎已經成為安倍有關中日關係和釣魚島問題表態的招牌句式。1月29日,安倍參加日本電視台一檔新聞節目時,圍繞因釣魚島問題而持續惡化的日中關係稱,由於日中兩國在經濟方面關係緊密,因此“有必要重返戰略互惠關係”。正因為出現了問題,兩國才“應經常展開對話”。安倍還稱,如果有必要,他願意“從首腦會談開始再次重塑日中關係”。可是接下來,安倍話鋒一轉,再次重申所謂的“尖閣諸島”是日本的“固有領土”,在這一點上“沒有談判的餘地”的陳詞濫調。

  一方面希望修復雙邊關係,另一方面又不放棄進一步的挑釁;一方面希望舉行首腦會談,另一方面又絲毫沒有表現出談判的誠意。自相矛盾的言論折射出的是安倍內心的糾結和思路的混亂。

  作為“國有化”鬧劇的始作俑者,野田內閣的黯然下台和民主黨政權轟然崩塌已經證明,國內的經濟搞不上去,外交上的調子唱得再高,遲早也逃不過倒台的命運。對此,趁虛而入再次上台的安倍心裡再清楚不過。然而,無論是力圖通過擴大出口來重振製造業,還是希望通過吸引外國遊客來推進“觀光立國”,日本都離不開中國這個大市場和重要客源國。自2012年日本政府對我國領土釣魚島非法實施所謂的“國有化”以來,急劇惡化的中日關係對日本經濟造成沉重打擊已是不爭的事實。對此,安倍自然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然而骨子裡的保守主義血統和日本政壇整體“向右轉”的大環境,卻又令安倍無法再次鼓起勇氣,拿出真正的誠意來開啟新一輪的“破冰之旅”。

  在分別以日本公明黨黨首山口那津男和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為首的代表團來華進行了兩輪試探後,安倍應該更加清楚地了解中方在釣魚島問題上的原則底線,同時也應該更加清楚地感受到中方對於改善中日關係的積極誠意。對中方而言,釣魚島問題絕不僅僅只是安倍口中的“個別問題”,而是事關國家領土和主權的核心問題,也是影響乃至決定中日關係未來的關鍵問題。避開這個核心和關鍵,整體和大局也就無從談起。也許只有搞清楚了這個邏輯,安倍才能少發表一些自相矛盾的言論,多一些同中方相向而行的實際努力;少一些可能導致事態升級失控的行動,多一些對話解決問題的誠意,為中日兩國最終構建起“戰略互惠關係”做出應有的努力。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