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趣話蛇文化:龍的崇拜其實也是蛇的衍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2-17 08:54:59  


  中評社香港2月17日電/蛟龍騰去,靈蛇又來。

  蛇俗稱“小龍”,是一種古老的圖騰。龍的崇拜其實也是蛇的衍化。被認為華夏遠祖的伏羲與女媧,《山海經》裡被描繪成人首龍身和人首蛇身,現存文物中很多漢唐壁畫、畫像石、磚刻和絹畫,關於伏羲與女媧龍蛇相配的圖,往往將這兩位兄妹成婚、繁衍中華民族的人類始祖,描繪成各種“人蛇一體”的形象。《列子.湯問》中愚公移山時,曾驚動了“操蛇之神”,該神報告上帝後,太行、王屋二山,才由上帝派人移走。這裡折射著遠古蛇圖騰崇拜的信息。

  在古代,人對蛇的感覺是複雜的。最早的招呼語之一是“無蛇乎”。在古代惡劣的環境中,野獸還可提防,毒蛇卻防不勝防。《左傳.成公二年》記載:齊晉兩國交戰,齊軍潰敗,齊頃公在逃跑時,衛士逢醜父因前一天晚上睡覺時,胳膊被蛇咬傷無力推車,結果頃公差點被俘。

  其實,蛇通常是“你不犯我,我不犯你”,常躲在石縫草叢等角落裡,姿態則是盤踞著,並非人們想象的邪惡,倒可算是一種低調的美好。

  蛇在民俗中象徵吉兆。《詩經.斯幹》雲:“維虺維蛇,女子之祥。”意思是說,夢見蛇是生女的吉兆。民間還有“夢蛇入懷生貴子”的說法。宋代晁補之有詞雲:“吉夢靈蛇朱夏宜,佳辰阿母會瑤池。”民間也把蛇當作一種保護神,如流傳的“蛇盤兔”、“蛇盤娃”。而《白蛇傳》裡化成美女的蛇仙白素貞與許仙締結良緣,成為人們心目中美麗、勇敢和對愛情忠貞不渝的象徵,流傳千古。

  在華夏這塊土地上,蛇、龍都是中國人崇拜的圖騰,寄托著人們心中的美好願望。願蛇年帶給我們更多的神秘能量,讓我們在蛇年幸運快樂地生活。

  (來源:新民晚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