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日前首相:日本有責任主動緩解日中緊張局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2-17 16:15:32  


  中評社北京2月17日電/1月下旬,應中日友好協會的邀請,日本前首相、日中友好協會最高顧問村山富市率團訪華。這是自去年9月日本民主黨政權對釣魚島實行所謂的“國有化”、中日關係因此降至冰點後,到中國訪問的第二位日本前首相。對於村山富市的中國之行,中國方面報道頗多,日本方面則罕有報道。這背後說明了什麼呢?2月11日,中國春節的大年初二,《日本新華僑報》記者前往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的故鄉——大分縣別府市,對他進行了專訪。

  為釣魚島問題對話協商創造環境

  記者:我們知道,您曾經多次訪問中國。但是,這次您的中國之行的背景應該是比較特殊的。能說一說與以往訪問中國時的心情有什麼不同嗎?

  村山富市:去年,是日中邦交正常化40周年紀念,但是,因為島嶼問題,很多紀念活動卻被迫中止了。所以,坦率地說,這次訪華前我心情多少有點緊張。但是,在這次我與中國原國務委員、中日友好協會會長唐家璇長達1個半小時的會談中,感到氣氛並不那麼緊張,我們也越談越融洽。我們從日中兩國的歷史談到日中關係的現狀,又談到了尖閣問題(中國稱釣魚島問題)。我們一致認為這個問題應該通過對話途徑解決。

  這次,我不是代表日本政府訪華,而是作為民間團體——日中友好協會的代表之一前往中國。我認為,目前最關鍵的就是緩和緊張局勢,創造一個兩國可以面對面對話協商的環境。現在,中國有公務船在那片海域巡邏,日本也派出海上自衛隊到那裡,現場十分緊迫。要想辦法緩解這種緊張局勢才行。問題關鍵是日中兩國國民對此事持何種態度,如果沒有民意的支持,政府也很難進行。兩國民間團體的責任就是要創造出一個可以通過對話途徑解決的環境,這就是我訪華的目的所在,我相信日中兩國國民都希望能通過對話來解決。

  維護日中關係需要多溝通交流

  記者:日本國內對您此次訪華報道不多。日本《產經新聞》等媒體還認為,此前訪問中國的公明黨代表有關擱置釣魚島的論調與政府主張相悖;日本前駐華大使丹羽宇一郎的相關言論也被批,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也被批。日本為什麼政見如此分裂?

  村山富市:日本是一個言論自由的社會,媒體可以任意發表報道。對這個問題的本質,每個人的見解都不同。現在,我也不能代表政府立場,也只是一家之言。我就只強調一點,日中兩國正在面臨難題,但現在的日中關係是在漫長的歷史中構建起來的,從維護日中關係的角度出發,兩國應該多溝通多交流。

  日本應該主動擔負起溝通的責任

  記者:在您這樣的日本老一輩政治家看來,中日關係如何走上正軌?打破僵局的是不是應是日方?

  村山富市:坦白地說,日本政府做了一件愚蠢的事情。事實上,日本已經對島嶼進行了長期的實效支配,先不說這是對還是錯,中方對此是默許的了。日本政府根本沒必要刻意掏錢將其“國有化”,如果日本想在那裡開發油田,可以同中國協商合作,沒有必要糾結島嶼的最終歸屬。

  在1972年兩國恢復邦交正常化之際,日本首相田中角榮、外相大平正芳同中國的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在會談中已經達成共識,將島嶼問題暫時擱置。在1978年兩國締結《日中和平友好條約》之際,中國副總理鄧小平和日本首相福田赳夫、外相園田直也進行了同樣的對話,決定把問題留給更優秀的後代去解決。

  1951年,《舊金山和平條約》成立,日本恢復了主權,只有沖繩地區還被美國占領,但後來也返還給了日本。日本的主張是,在被返還的領土裡包括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而且之後島嶼也一直是在日本的實效支配下。美國則表示,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在安保條約的範圍內,但在領土所屬問題上他們不持特定立場。

  基於島嶼是在日本的實效支配下,所以日本應該主動擔負起溝通的責任。但是關於島嶼究竟是哪國的領土,我對此保留意見。

  記者:就釣魚島問題,您認為這一代或下一代,到底有沒有智慧解決?是不是很多國家都期盼著中日之間打一仗?比如說美國、菲律賓等。

  村山富市:有沒有智慧是其次,關鍵是要集中智慧一起想辦法。在悠久的歷史長河裡,日中關係有好的時候也有不好的時候,但兩國先賢們一起想方設法地跨越了這個問題,構築起了今日的兩國關係,我們不應辜負他們的努力。今後的日中關係,必須向著雙贏的方向發展。這不僅是日中兩國間的事情,也關係到亞洲的和平與繁榮。亞洲各國期待日中友好,全世界都期待日中友好。為了這樣一點小事就打架,簡直是糊塗透頂。我認為日中兩國的政治家必須借鑒歷史,一起想辦法,只要能夠明確目的,就一定能夠想出辦法。

  要是日中之間真打起來,美國可就受不了了。凡是明智的國家都不會期盼著日中打仗,美國當然也不希望。過去,法國與德國間曾發生過兩次大戰,為的就是爭奪法德邊境的礦物資源。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法德兩國意識到,再重複戰爭只會導致兩國一起滅亡,歐洲全體滅亡,為此兩國達成了資源共享、利益分配的共識,所以就有了今天的EU(歐盟)。日中兩國也應該借鑒這段歷史,以日中為中心,建立亞洲同盟,形成互助體制。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