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烏坎趟大道 需要平坎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2-18 14:43:24  


烏坎村民於2012年初以一人一票的民主選舉方式選舉出了新的村委會,當時被視為中國農村基層民主推進過程當中的一個典型範例。
  中評社香港2月18日電/美國《僑報》2月15日載文《烏坎趟大道 需要平坎坷》,摘要如下:

  2011年9月,發生在廣東省陸豐市的烏坎事件,成為中國農村基層民主推進過程中的一個典型案例。2012年初,烏坎村民一人一票選舉出了新的村委會成員,第一次真正意義上行使了民主權益。又一年過去了,烏坎村當年被盜賣的土地還沒有全部追回。更讓人吃驚的是,村維權骨幹爭奪權力,村主任林祖戀後悔維權,那裡的民主自治之路可謂走得異常艱辛。 

  一方是投下選票的民眾對領導層的不滿意;一方則是領導層面對民眾的批評指責心灰意冷心生去意。被視為中國民主政治進程標杆意義的烏坎,就這樣陷入尷尬境地。以至於已經作為中國政治制度形式之一、政治體制改革步驟之一的村民自治,亦引來質疑。 
 
  烏坎的困境,是領導集體沒有收回被盜賣的土地,沒有引進投資,“分不了地、分不了錢”,村民沒有落著好,自然對自己選出的領導們有意見。這是民主制度的必然。 
 
  但是上自最高領導林祖戀的悔不當初,下自村委委員張建成的辭職不幹,卻是成熟的民主制度中所鮮見的,那些民選的首腦、政客除非遭到彈劾很少主動請辭,是什麼讓烏坎的民選領袖如此? 

  林祖戀說,個別村民不理智,到村委會繼續找事和鬧事;一名村委會委員直指,一些落選村委會的維權領袖,為權力而“拼命抹黑”村委會。由此反映出的烏坎困境的問題是,其一,民主監督存在著“不理性”、“不純粹”, 其二,民選領袖對民主監督批評的“不適應”、“不習慣”。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