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郭正亮:功敗垂成的朝野和解契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2-21 16:37:17  


  中評社台北2月21日電/郭正亮郭正亮今天在該報撰文說,新“閣揆”江宜樺剛上任,旋即在2月20日表明希望拜訪在野黨領袖,不久就接到民進黨主席蘇貞昌主動致電回應,表示樂意以過去擔任“行政院長”的經驗,提供江宜樺建言,並建議江先尊重體制,優先拜會在野黨“立院”黨團。

  孰料在隔天2月21日早上,江院長依照蘇主席建議,提出優先拜會在野黨團的構想,卻陸續遭到台聯、親民黨、乃至民進黨“立院”黨團的迅速回絕。最意外的是,民進黨團不但以“感受不到誠意”為由拒絕,還強硬表示“下週江院長赴‘立法院’備詢就會見面,請他好好準備就是了”,擺出一副不必自作多情、大家走著瞧的嗆話模樣。

  蘇願創造朝野新局,柯卻執著權力鬥爭

  台聯和親民黨作為在野小黨,另有自己的議事策略考量,並不令人意外,但民進黨“立院”黨團在蘇主席表達蘇江會誠意之後,竟還回絕江院長拜會,不但讓各界對民進黨的各吹一把號感到傻眼,更讓人對民進黨“立院”黨團召集人柯建銘“不顧大局、只顧權力”、“不顧全黨、只顧自己”的離譜程度感到駭異。

  畢竟,蘇主席願意屈就最大在野黨的黨主席身分,與馬英九的執行長江院長見面,已經表達極大善意。蘇主席在致電中不提黨主席身分、改提“老“行政院長”身分與江見面,已經透露出兩個訊息:

  一、民、國兩黨都執政過,很多重大議題都是歷史共業,兩黨都要負起責任,尤其今年要處理的反核四+年金改革問題,民進黨執政八年並未處理,當然有責任與國民黨共同面對。

  二、蘇主席長期從政,兼具長期執政與長期在野經驗,相較於出道不久的江院長,顯然能提供更多經驗供江院長參考。

  但長期擔任民進黨“立院”黨團召集人的柯建銘,對於蘇主席開創朝野和解新局的苦心,顯然毫無體會,仍然繼續執著於朝野權力鬥爭,繼續玩著“先讓“行政院”難看、增加立法黨團籌碼、以便操作未來政治交易”的醜陋遊戲。

  柯建銘“不顧大局、只顧權力”

  柯建銘長期擔任民進黨“立院”黨團召集人,從扁執政到政黨輪替,掌控民進黨“立院”黨團已經超過十年,對於當前的朝野亂象和政策困境,當然要負最大責任。在扁執政期間,柯建銘也是“立院”黨團總召,不但曾多次護航擴編核四預算,也曾多次護航通過軍公教年金,對於台灣當前所面臨的核四+年金困境,柯總召長期以來,顯然都是護航核四+年金的從政共犯。

  但柯不但對自己的護航從政歷史毫無反省,更在蘇主席表達朝野對話善意之後,繼續堅持他“不顧大局、只顧權力”的傳統遊戲,讓江院長吃了閉門羹。柯的權力邏輯很簡單:必須先向新“閣揆”下馬威,才能增加民進黨團籌碼,方便未來做朝野政治交易,但在政黨之間的權力較勁之外,柯其實還隱藏了個人服務的權力遊戲。

  畢竟,柯與“立法院長”王金平交情深厚,深諳即使民進黨要不到,也要做球給王院長、增加“立院”籌碼、方便王院長代向“行政院”提出各種要求的暗盤交易。習慣玩“國會”傳統遊戲、只顧權力分配的柯建銘,豈有可能像蘇主席那樣,只想到如何顧全大局、如何化解僵局?

  任柯操作“國會”權力,考驗蘇領導成敗

  問題是,台灣人民對於朝野長期惡鬥、無能正視問題、無力解決問題,已經感到空前厭煩。朝野惡鬥的最大亂源,首當其衝就是“立法院”,人民尤其痛恨“立法院”動輒陷入空轉、動輒暗盤交易、流於個人作秀、流於口水之爭。筆者曾當過兩屆“立委”,六年從政期間,深深感受到“立法委員”在台灣民間聲望之低。

  核四與年金問題,都是朝野兩大黨的歷史共業,蘇主席與江院長願意放下身段,試圖開創朝野對話、共同面對問題的歷史新局,誠屬難能可貴,尤其是自願屈就促成蘇江會的蘇主席,更得到前“行政院長”游錫堃的公開支持,正是民進黨扭轉“只有杯葛、沒有政策”負面形象的最好機會。

  面對柯建銘“不顧大局、只顧權力”的執意杯葛,此時正是蘇主席展現領導力的關鍵時刻。如果柯總召的“繼續杯葛路線”,竟然凌駕在蘇主席的“朝野對話路線”之上,不但蘇主席的領導權威將備受衝擊,民進黨好不容易可以把握的改善形象機會,也將因此毀於一旦,繼續背負不負責任的歷史罵名。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