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譯:安倍帶三目標訪美 或聯美制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2-22 00:44:29  


  中評社香港2月22日電(記者 黃蔚編譯報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昨日傍晚將搭乘專機啟程前往美國華盛頓,並將與美國總統奧巴馬舉行高峰會談。《華盛頓郵報》社論版主編弗雷德•海亞特(Fred Hiatt)近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安倍此行訪美肩負三大目標,這其中至少兩項與美國利益息息相關。

  第一,安倍2006年曾任日本首相,但在日本走馬燈式換相的不穩政局導致日美關係忽冷忽熱之後,安倍希望將日美關係扳回正軌;第二,安倍希望刺激日本經濟,將老齡化不斷加劇、曾經世界經濟翹楚的日本轉變為太平洋世紀中的活力之國。這兩大目標與安倍第三大目標緊密相連:重振自己的聲譽。

  文章表示,安倍將留下怎樣的政治遺產於大多數美國人並不相關。但鑒於美國試圖(在有限預算基礎之上)牽制日漸強大的中國,美國在亞洲地區的盟友能否將自我塑造成為積極民主的社會模範則至關重要。安倍是二戰後日本首位兩次上任首相的人,他上周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從過去的諸多錯誤中學到了很多”。

  弗雷德稱在2006年採訪安倍之時,安倍曾高談闊論地說要在日本國內建立全新的民族認同感,並在國外推廣“自由”。再次上任首相的安倍顯然變得更加務實。安倍依舊認為日本應該在海外宣傳自由的理念,但他上任後首次出訪的國家既包括民主的印尼和泰國,還包括共產主義的越南——在“宣傳”自由之餘明顯蘊含制衡中國崛起的意味。

  此外,安倍還表示,他從上次擔任首相時期的教訓中學會必須關注優先議題——經濟與聯盟。加強與美國的同盟關係對於制衡與日本有領土爭端並日益強勢的中國來說必不可少。“我們需要讓中國知道,他們不可能用脅迫或恐嚇的方式達到自己的目標,”安倍說,“從這個角度出發,日美同盟以及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存在具有決定性作用。”

  文章表示,積極的貨幣政策以及刺激性支出提高了日本社會的活力;安倍成為日本很長一段時期以來首位贏得大選之後支持率仍然上任的首相。然而,“安倍經濟學”或許是一劑毒藥,如果安倍無法填補其經濟計劃中的空白,將給日本帶來巨額債務。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