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媒體揭房姐暴富路曝多項潛規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2-24 10:11:37  


  中評社香港2月24日電/香港文匯網轉載中國經營報報道,49歲的神秘女子龔愛愛揭開了神木地區多戶口經商置業亂象的一角。而記者在春節前後幾周時間的調查發現,龔愛愛之所以事發,和其疑竇重重的暴富之路以及近兩年的民間借貸崩盤緊密相關。在曾創造了無數暴富神話的神木,借助我國戶口管理制度的監察缺位,多戶口的現象多年來已經司空見慣。我們試圖還原龔愛愛的財富來源和多戶口辦理途徑,以鏡鑒整個社會的財富流動與隱藏的潛規則。 

  調查一 

  銀行放貸個人“漁利” 煤礦干股糾紛“絆倒”龔愛愛 

  擁有4個戶口,在京城擁有41套房產,“房姐”龔愛愛這個春節沒能和家人一起過,陝西神木當地警方人士透露,龔愛愛被刑拘後正在榆林靖邊縣接受調查,由於該案已成為最高檢察院督辦案件,目前更多細節除辦案民警外,無人得知。 

  記者從神木當地官員處證實,2013年春節前,當地曾口頭傳令,要求各級公務員對自身戶口問題進行自查,並責令有多個戶口者盡快前往公安戶籍部門處理。另有消息稱,龔愛愛的哥哥龔子勝也已接受調查。“農民龔子勝成為信貸員,然後忽然就成為大砭窯煤礦大股東,這背後是什麼問題?”原大砭窯煤礦職工高增尚和劉忠彪說,他們曾因發現疑似該礦行賄名單而分別入獄三年。他們懷疑龔子勝正是該礦改制中的“金主”代表,並已就該問題向有關部門舉報。 

  據龔愛愛原同事回憶,龔家的財產激增時段與大砭窯煤礦的改制時間完全一致,而該礦部分負責人與龔家及原神木縣領導過從甚密。“龔愛愛的財產是不是她自己的,這要打上一個問號。”知情人稱,大砭窯煤礦實屬龔家第一桶金。 

  除大砭窯煤礦外,龔愛愛還在榆林、神木等地持有多個煤礦股份,而導致龔愛愛事件被爆出,則源於當地民間借貸危機開始全面爆發,龔愛愛在試圖將一家煤礦的干股轉為實股的過程中,引發合作人不滿。 

  信貸員龔愛愛 

  1964年,在神木縣城南約20公里的解家堡鄉雙卜樹村,龔愛愛出生。在此之前,家裡已有三男、兩女,龔愛愛還有一個弟弟。如今,四間土窯門面仍未上磚,荒草長滿院子。鄰居回憶,過去二十多年來,龔家人鮮少回來。“小時候是個乖乖女,十六七歲就住到舅舅薛立剛家,後來她舅舅給辦了城市戶。” 

  20世紀80年代,農村戶口變為城市戶口,要麼是當兵復員,要麼考上中專大專。只上了高中的龔愛愛能夠落戶神木縣,變為城市戶口,鄰居分析這與其舅舅薛立剛當時擔任縣公安局局長有關。 

  1986年,龔愛愛進入大柳塔信用社工作。在那個年代,只有城市戶口,才可以進入好單位,而信用社儼然在好工作之列。原神木縣農村信用社大柳塔分社員工老劉至今記得,22歲的龔愛愛到單位後那股子勤快勁兒。 

  “好多事情你不說,她也都做得挺好,是個機靈女娃娃。”老劉稱龔愛愛在大柳塔期間的表現,注定會有後來的逐級提升,但他沒想到這個她後來會成為神木四大富婆之一。20世紀80年代,龔愛愛結了婚,有了孩子,但依然是一名信貸員,工作地則從陝蒙邊境的大柳塔變為神木鎮,實現了戶口進城之後的工作進城。 

  “那個時候的信貸員沒啥權利,也沒多少業務,開始一個月剛掙個幾十塊錢,90年代初也才三百多塊錢。”曾與龔愛愛共事的農商行職工回憶,雖然掙的比挖煤的少,但那時比起礦工而言,社會地位要略高一些。“我們那時候是500元左右了,收入比其他行業可能高,但找對象的話,還是得找農村的,信貸員看不上我們。”50歲的高增尚1987年從部隊復員後,1988年4月進入大砭窯煤礦挖煤,同時戶口也轉為城市戶口。 

  高增尚沒想到,26年後,當初那種身份上的差距,又變成了財富上巨大的差距,龔愛愛作為神木四大富婆之一,坐擁京城41套房產、一輛賓利轎車、一輛奧迪轎車……而2009年,他在因維權坐牢三年出獄後,在獲得大砭窯煤礦給予的150萬元“困難生活補助”後,失去工作,維權再無進展。 

  決定這一巨大差距的時間點是2004年,這一年,龔愛愛成為神木農商行興城支行行長。 

  被逼迫的改制 

  龔愛愛家族的財富故事,避不開大砭窯煤礦。 

  擁有88年開採歷史的大砭窯煤礦,位於神木縣城8公里外的西溝大砭窯村,1933年由該村郭家和楊家開辦,1957年收歸國有。井田面積為28.8平方公里。該礦在1997年,經當地企業改革領導小組發文,進行改制,改制後全體職工平均持股,但保留國資占股1/3。1998年,該礦更名為神木縣大砭窯氣化煤有限公司。而2004年,在上面未有文件的情況下,大砭窯煤礦領導層提出收購礦工股份,一度發文要求職工“不管同意不同意,身份必須置換”,前來交出股份,放棄股東身份。時任銷售部經理高增尚告訴記者:“2003年年底,煤礦行情好起來,但當年大砭窯礦也不過收支持平,2004年才開始盈利。” 

  正是在2004年,龔愛愛被任命為神木農商行興城支行行長。一年後,龔子勝的名字忽然出現在當地大砭窯煤礦改制的出資名單上,1500萬元,排在郭永昌(3000萬元)、郭光勝(2000萬元)、楊賣昌(1900萬元)之後,成為第四大自然人股東(第五大股東高蘭出資1200萬元)。 

  “龔子勝是她三哥,2000年左右成為解家堡鄉里的信用社分理處信貸員。”知情人稱,龔子勝彼時財富值應與普通人無異。 

  高增尚回憶,2004年9月12日的所謂全體股東大會,事實上只到了一半人,對於領導層提出的改制方案,簽字同意人員不足1/3。 

  但隨後礦上發放由包頭第二機械廠提供的抵頂貨款的西服時,要求職工必須簽字同意改制,否則不給西服。這之後簽字增多,但2004年11月3日最終確定改制時,簽字總數並未達到公司章程規定的90%。但公司領導層仍決定按照方案收購職工股份。高增尚提供的2004年10月該礦會議紀要顯示,當時確定不允許非職工的“外人”參股,但當年11月的交款單顯示,有一個名為“耿誠”的人,先後向該礦打款800萬元和550萬元。 

  但在後來的工商執照變更中,這個“耿誠”並未出現,卻多了一個龔子勝。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