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共新一輪惠農政策 有望讓農業成投資新洼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2-24 14:47:51  


  中評社北京2月24日電/“耕地是自己的,但從種、收一直到賣糧都有人負責,年底給咱分錢。”遼寧省昌圖縣八面城鎮大和村村民李長柏以土地入股方式加入由遼寧曙光農牧集團投資組建的農業專業合作聯社後,每畝地每年至少可得700元的保底分紅。

  新華社報道,近年來,中共連續出台惠農政策吸引了大批工商資本進入農業領域,而最新出台的中央一號文件鼓勵資本下鄉及發展家庭農場等,更讓工商資本看到農業發展潛力。對此,相關專家表示,新一輪惠農政策有望讓農業成為吸引工商資本的投資新洼地。

  李長柏加入的遼寧曙光專業合作聯社成立於2011年3月,是遼寧省第一家農業專業合作聯社。其中,遼寧曙光農牧集團投資300萬元入股,佔30%股份,八面城鎮4個行政村的840戶農民以1.5萬畝土地入股,佔70%股份。

  遼寧曙光農牧集團董事長宋立新說:“現在國家各項政策都向農村傾斜,從長期來看投資農業很有發展潛力。”

  據介紹,合作社種養殖業生產、銷售都由合作社內專門機構負責,種植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銷售的經營風險全部由曙光集團承擔。農民除每畝地每年保本分紅700元外,糧食價格每漲0.1元,一畝地還可多得15元。

  談到企業進駐的好處,大和村村委會主任高曉朋用八個字概括——“農民增收,村莊變樣”。

  在八面城鎮,大批農民土地入股後,還在合作社和企業打工,成了離土不離鄉的工人,收入大大提高。另外,為改善農村環境,企業還出資修建農民文化體育休閒廣場、農業景觀標準化瀝青公路及照明路燈、有機肥發酵池等等,讓村莊大變樣。

  由於看好農業未來發展前景,中國各地的農村幾乎都能看到工商資本的影子,或直接租種農民土地,或採取訂單農業和公司加農戶的模式。

  山東省寰球德勝集團2012年春天來到遼寧省盤錦地區,從農民手中流轉土地11萬畝,每畝地每年給出1000元的租種費用。公司董事長曹經庚說,之所以來到外省並給出如此高的價格租種土地,就是看好了農業未來發展前景。

  工商資本的進入有效整合了農業資源,使農村生產力大幅提高,同時還規避了小農戶闖市場難等傳統農業面臨的問題。

  在遼寧省瀋陽市康平縣康平鎮,由於有了可儲存3000噸寒富蘋果的康毓蔬菜果品貿易有限公司,這裡的農戶再也不為蘋果銷售難發愁。

  據農業部初步統計,截至2012年12月底,全國家庭承包經營耕地流轉面積已達2.7億畝,佔家庭承包耕地(合同)總面積的21.5%。其中,流入工商企業的耕地面積為2800萬畝,比2009年增加115%,佔流轉總面積的10.3%。

  工商資本之所以信心滿滿地流向農業領域,主要得益於多年來中央政府對農業的支持,中央一號文件連續十年聚焦三農。尤其是2013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鼓勵和引導城市工商資本到農村發展適合企業化經營的種養業。”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鄭風田認為,工商資本關注農業領域由來已久,近幾年,在人們普遍關注食品安全,更加注重綠色農產品的背景下,農業領域的投資吸引力就更大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