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美專家:日兩三年就能造核彈 目標是中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2-25 18:57:33  


 
  環球時報:如果美國對外政策沒有連續性,會不會引起他國理解上的混亂?華盛頓政策圈內是否有更多人有同樣的擔心? 

  迪爾費爾:很多人了解美國會發出混雜的信號。目標是防核擴散,大家都同意這點。問題是你能接受什麼樣的代價?在伊核問題上,我們能否使用非軍事手段讓德黑蘭做出改變?如果不能,難道真的值得為此動武嗎?對此有許多的爭論。但在朝核問題上的爭論是不同的。我沒聽華盛頓有任何人說過要通過武力阻止朝鮮發展核武器。朝鮮對美國不構成什麼威脅,(因為)美國距離朝鮮很遠。有關朝核問題,我認為,美國比較擔憂的是,朝鮮對外輸出有關核武器和彈道導彈的技術。 

  環球時報:您對美國外交解決朝核問題不樂觀,又說美國無意軍事進攻朝鮮,那麼您怎麼看美國對朝鮮“無休止的制裁”? 

  迪爾費爾:我預測不會有外交解決的方案,制裁也不會停止。我感覺朝鮮領導層認為有核這一事實具有極高價值。從平壤的角度這可能被視為成功的戰略。長期制裁可能被視為風險最小的選擇。最終,制裁可能會因平壤開發農業或發展其他國內產業而逐漸失效。 

  制裁是否是好的辦法只能相對更糟糕的選擇而言。在朝鮮核試驗這樣的事情發生後,美國總統必須要採取某種措施,因為會有各種各樣的政治壓力。制裁會在被制裁國家引發各種各樣不好的後果,確實不能說是“上上策”。但如果另外的選擇僅剩下“咱們去炸了他們吧”,還是制裁比較好。 

  “美國人根本聽不進朝鮮的擔心” 

  環球時報:美國有辦法打消朝鮮的不安全感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