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台灣工商時報:重視連習、連胡會的政治意涵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2-26 15:09:30  


 
  胡錦濤在十八大的宣示,是中共對兩岸關係所提出的新願景,將過去八年侷限於經濟與觀光交流的格局,提升到建立政治互信的層面,期望在政治協商方面取得新進展、新成果,而這正是習近平接任中共總書記以及國家主席後的重要工作。

  社論說,值得注意的是,胡錦濤對台政策的宣示,並沒有因為政治權力的交班而有任何延誤。去年十二月,在台北接連舉行了兩場重量級的學術研討會《台北會談》與《九二共識論壇》,與會的兩岸專家學者就政治協商的問題展開熱烈的討論。雖然台灣媒體並沒有太大篇幅的報道,這兩場研討會卻是中共對台政策換檔加速,更上一層樓的重要展現。

  隨後大陸對台工作小組成員調整,由新任的政治局常委俞正聲接替賈慶林,擔任小組副組長,組長則依例由總書記習近平擔任,並且在農曆年後的2月19日召開第一次對台工作小組會議。這次會議提出四點明確安排,把“推進兩岸政治互信,保持兩岸關係發展正確方向”列為第一個重點。

  社論說,新的對台工作小組會議後,隨即展開接待連戰訪問團的工作,習近平在接待會上強調:“我們(中共)黨中央新一屆領導集體,會繼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促進兩岸和平統一,再接再厲、務實進取,進一步推動兩岸關係發展,取得新成就,造福兩岸同胞。”明確表達將在胡錦濤建立的基礎上,“再接再厲、務實進取”,向政治談判的目標積極邁進。

  相對於大陸穩健一貫、積極明確的對台政策,台灣朝野卻顯得被動而退卻。去年十二月面對兩場學術論壇的壓力,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在中常會以“兩岸關係不能呷緊弄破碗”來表達,推進兩岸關係不能急躁冒進;當天“陸委會主委”王郁琦也以《十八大後兩岸關係發展》為題,表達政府體認大陸對台灣加大政治促談的壓力,而政府面對大陸的要求,態度是“洽簽和平協議並非政府施政優先項目。”  

  社論說,對於政治談判,連戰在2009年接受《旺報》專訪時,已經表達他個個人想法。連戰認為,兩岸的政治問題無法避免,他希望大陸能有更大的自信心與同理心來面對爭議,對“中華民國”台灣的地位與名分,“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見諸三年後,胡錦濤在中共十八大會議的對台政策宣示,也同樣出現“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顯見大陸早已心有定見,並且有步驟、目標明確、不受政治權力交替影響,堅定推動兩岸和平統一的進程。

  社論說,2013年農曆開年的連習、連胡會,將是兩岸關係繼續發展的又一個重大里程碑,也是大陸對台政策“再接再厲、務實進取”的具體表徵。我們的政府、在野政黨、學術團體乃至媒體與社會大眾,都應該要體認到大陸推動政治談判的決心,不能再抱持得過且過的鴕鳥心態。台灣內部必須及早全力凝聚朝野共識,否則台灣雖小、卻如散沙般缺乏共識,面對大陸積極布局,將會失去我們談判的籌碼,甚至損及台灣的最大利益。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