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關注民生,須從食品安全與空氣開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3-06 10:24:37  


3月1日,霧霾中的北京又遭遇沙塵襲擾。
  中評社香港3月6日電/美國《僑報》3月5日載文《關注民生,須從食安與空氣開始》,摘要如下:

  換屆之年,中國“兩會”再成世界矚目的焦點。對於即將完成“代際更新”的中國領導層來說,除了勾勒出未來中國改革的巨幅藍圖,更需要將這些宏觀敘事還原為真實可感的生活,為民生難題求解答案。

  這些難題的答案可能是:一個患白內障的老人不必因貧困而失明,一個候鳥般喬遷的孩子可以留在雙親身邊求學,抑或是一對辛勤工作的夫婦可以擁有一套自己的住房……

  醫療、教育、房價等民生話題一直是中國民眾關注的焦點,也是歷年“兩會”代表委員們議案、提案的主要內容。但是,當這些話題遭遇籠罩140萬平方公里的霧霾,遭遇香港最嚴“限奶令”掀起的波瀾時,最為迫切的民生難題已擺在眼前,套用政協委員崔永元的話,就是“喝乾淨的水,吃沒毒的奶粉,用藥安全,新鮮的空氣”。

  民生民生,當關注民眾最基本的生存權。

  民以食為天。吃,當屬民生頭等大事。在一片爭議聲中實施的香港“奶粉限購令”撞上政協新科發言人呂新華“內地奶粉99%是合格的”言論,勾勒出的不僅僅是大陸父母為了讓孩子喝上“放心奶”而展開的“全球掃貨”,華埠讀者為給國內親友寄送奶粉的不勝其擾,港府為了讓當地嬰孩不至“斷糧”的糾結與無奈,更是中國整個食品藥品行業所面臨的不信任的一個縮影。從地溝油、三聚氰胺,到塑化劑、速生雞……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中國人在生活富裕的同時,對食品的疑慮卻越來越大,從原來“吃不起”變成了現在“不敢吃”。

  對於一個GDP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的經濟體,一個能將“神舟”送上天,將“蛟龍”送下海的國度,餐桌上的安全絕非難以實現的高精尖。這背後,一方面是由於企業誠信缺失,在利益驅動下不擇手段;另一方面則在於政府監管不力。因而,這需要完善的市場經濟法制、合理的法規標準、透明的監督機制、嚴厲的懲戒措施。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