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李克強以利益“鎖定”中美新關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3-17 15:02:48  


  中評社香港3月17日電/3月17日,中國新任總理李克強在記者會上指出中美之間的新型大國關係要基於利益考量,尋找利益的共同點與匯合點。

  大公網今天發表特約評論員孫興傑的文章說,以利益“鎖定”中美關係或將成為中國對美關係的原則,是超越大國“冷戰”之道,亦是中國化解崛起困境的“蹊徑”,最終為中國崛起並融入國際體係提供和平的通道,這也是新型中美關係的“新處”。

  李克強認為,中美建交三十多年來有分歧,但是最終能夠達到非常緊密的程度,根源在於中美之間存在共同利益。“只要是利益,就有共同點、匯合點”,一語道破中美關係的實質,相比於中俄關係,中美關係更多的是在務實與利益的層面展開。這也是中美關係避免跌入“冷戰”怪圈的根本保證。冷戰是地緣政治博弈與意識形態對決的合體,尤其是意識形態的區隔壓縮了大國合作的空間。美蘇能夠安然相處源於“核毀滅”的威懾,而中美之間則存在著金融與貨幣的深度依賴,這也以利益“鎖定”中美關係的基礎。在未來一段時間,中國以經濟發展為核心,需要穩定和平的國際環境,與此同時,美國政府則需要“十年減赤”,平衡預算,走出債務的陷阱。在雙方各自的核心利益方面並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共贏,奧巴馬在電賀習近平當選為國家元首之後呼籲中美雙方構建基於健康競爭而非戰略博弈的新興大國關係。這與李克強所提出的基於利益的中美關係不謀而合。

  大國治理一直是國際秩序的核心基石,19世紀的維也納體係被認為是大國治理的黃金時期,既有的體係無法容納德國、美國等新興崛起大國之際,接連發生兩次世界大戰。換言之,基於均勢原則的大國關係無法和平接納一批新興大國的崛起,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以美國為主導的國際秩序正經曆深刻變化,G20成為全球經濟治理的新平台,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國家與傳統西方大國平分秋色,金磚國家合作邁向慣例化與製度化。如美國情報委員會所預測,2025年世界將呈現多極化的格局。中美關係在這樣的世界歷史變革之際顯得尤為重要,中美關係若能走出“大國興衰”與“霸權戰爭”的窠臼,就為世界樹立了一個構建新型大國關係的典範。李克強稱欣賞美國媒體提出的“不同大國之間的衝突並不是必然定律”的觀點,中美新型大國關係需要立基於“大國無戰爭”的基礎上,中美雙方要照顧彼此的核心利益與重大關切,同時管控危機與風險,換言之,中美關係應該進入一個可控與可管理的框架之中。

  兩次世界大戰之後,冷戰取代了熱戰,這種基於“勢力範圍”的國際秩序也沒有能夠成功容納新興崛起大國,以意識形態劃界,蘇聯及其盟友自成一體。對意識形態威脅的想象讓兩大國對外政策失之“審慎”,“代理人戰爭”卻沒有間斷,美國捲入越戰泥潭,蘇聯在阿富汗折戟沉沙。中美新興大國關係要基於利益考量,利益是可分割、可談判、可讓步的,而意識形態則沒有退讓的余地,李克強希望中美兩國從亞太地區這一利益最為密集的地區可是構建新型大國關係,也是一個守成大國與崛起大國學會共處的過程。

  中美新型大國關係不僅是要超越歷史,夯實信任與包容的社會基礎。全球化時代,經濟利益、信息、技術已經勾連成網,中美關係不僅是政府之間的談判與妥協,也是兩個社會之間的“互學互鑒”。在政府外交之外,還需要公共外交,中國外交官崔天凱承諾到任美國之後將開通推特,廣泛深入地融入美國社會。英國《金融時報》評論員吉迪恩.拉赫曼擔憂:“中美兩國無論在思維方式還是行為上都是十足的傳統國家,它們可以不顧一切地捍衛自己的主權。”中美新型大國關係並非一蹴而就,需要漫長的磨合過程,彼此平等對待對方,而不是心存傲慢與偏見。

  在記者會上,法學出身的李克強回應美國記者關於中國“黑客”問題時說,“剛才你說的話我怎麼有有罪推定的感覺啊?”無罪推定是美國法治的重要原則,用對方的思維去思考彼此的關係或許能夠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之路提供一個入口。


    相關專題: 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