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北京人口數“出超” 水資源承載力嚴重不足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3-20 09:15:32  


 
  人口北京人口數量超出承載力

  藍皮書測度結果顯示,京津冀土地資源綜合承載力總體水平不高且不平衡,其中北京市最高,天津市及河北省環京津城市偏低。基於指標概算,京津冀土地資源人口承載力可達 17080.75萬至19101.07萬人,人口密度可達1023.97至1145.08人/平方公里。而統計數據顯示,北京市2011年常住人口已達2018.6萬人,人口密度由1999年的766人/平方公里增加到2011年的1230人/平方公里,已經超出了土地資源人口承載力。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的推進,土地開發建設強度不斷擴大。如北京市建設用地面積占總面積的比重日益提高,年均以0.4%的比例增加,而人均耕地不斷減少。北京市山區面積廣闊,生態用地要求大,因此,後備土地資源空間已非常有限。

  天津市2011年常住人口為1354.58萬人,人口密度由1995年的790人/平方公里增大到2011年的1134人/平方公里,也已經接近承受的極限。相比之下,河北省的土地人口承載力尚有空間。

  解決未富先老問題是關鍵

  藍皮書編委會成員,中國人民大學張耀軍教授分析,京津冀人口增長主要原因是遷入人口持續增加,這一地區勞動年齡人口的比例會不斷下降,但由於遷入北京、天津的人口大多是青壯年人口,勞動力絕對數量是充足的。預計到2020年,京津冀地區勞動力供給在8473萬至8794萬人之間。另一方面,老齡化程度的加劇,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壓力增大,解決好大量勞動人口就業和“未富先老”問題將成為未來京津冀地區發展的關鍵。

  生態

  垃圾填埋場四五年內填滿

  藍皮書指出以北京為例,2009年全市生活垃圾產生量669萬噸,日產生量1.83萬噸,但全市垃圾處理能力僅1.27萬噸/日,缺口較大。其主要原因是北京的垃圾資源化水平較低,垃圾分類不夠,垃圾處理結構不盡合理(以填埋為主,焚燒和生化處理比例很低)。

  按照現在垃圾產生量和填埋速度,全市大部分垃圾填埋場將在4-5年內填滿封場。據專家分析預測,單就解決垃圾填埋問題,從2011年到2020年,北京就需要3200畝土地。

  而從生態的角度來講,報告認為大氣污染物PM2.5已經成為制約京津冀空氣質量的瓶頸所在。

  此外,京津冀地區自然環境急劇惡化,水土流失主要發生在西部和北部的太行山東坡、燕山山地,冀北地區對京津風沙天氣影響比較大。天津、唐山、石家莊、邯鄲、保定、邢台6個城市“生態超載”,即生態壓力指數大於生態支撐力指數。這些城市的經濟發展仍以工業化為主導,第二產業在地區生產總值中所占比重均接近或超過50%,由於工業快速發展產生大量廢水、廢氣和固廢排放,導致大氣污染、環境惡化,使生態系統受到破壞。

  須以治理空氣污染為重點

  藍皮書編委會專家指出,目前的生態承載力必須以治理空氣污染為重點,扭轉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針對冬季容易形成嚴重霧霾的成因,根本之策是,嚴格控制區域內北京、天津等特大城市的機動車保有數量,鼓勵購買新能源汽車,提高油品品質,嚴格尾氣排放標準,城市規劃注重與產業配套以降低人口出行率,實施區域內冬季供暖的煤改油、煤改氣工程,通過產業調整和升級減少工業生產排放的廢氣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