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北京學者論統一:取決於“勢、力、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17 00:51:03  


 
  在清政權與鄭氏政權的鬥爭中,清政權抓住了有利於己的形勢,利用經濟、軍事及人才優勢,最終確定“剿撫並用、以剿為主”的方針,運用正確策略完成台海統一。鄭成功收復台灣4個月後病逝,同年清聖祖康熙繼位,第二年清朝組建第一支海軍並試圖武力攻台,因遇颱風而未果。此後康熙重視內政,剪除權臣,平定三藩,治黃河,通漕運,尊儒學,用漢臣,國家政局穩定,經濟恢復,政治清明,民心歸附,這就取得了有利的“勢”。清廷利用這一形勢開始重新規劃統一事宜。此時台灣卻政局生變,鄭經一死其長子鄭克臧即遇害,次子鄭克塽繼承王位,實權卻旁落權臣。清廷敏銳把握時機,正確選用人才,以堅持武力平台且精通海戰的明鄭降將施琅為清軍統帥,並賦予專征權,以靈活策略發動統一戰爭,並在取得澎湖海戰勝利後採取懷柔政策,傾心安撫,秋毫無犯,乃使台灣本島不戰而降。

  案例三:西藏的統一。西藏自元朝起納入中央政權的版圖;明朝中央政權繼續對西藏實施管轄,但未派駐軍進藏;清朝管轄西藏期間,蒙古準噶爾部從新疆突襲西藏,吞併整個青藏高原,清軍入藏擊潰准軍後,建立了對西藏的直接統治,在拉薩設立了駐藏大臣,直接監督地方政權,留駐藏清軍數千人,歸駐藏大臣指揮。

  幾千蒙古騎兵長驅直入就能佔領西藏,這在歷史上出現過三次:1239年蒙古大汗窩闊台之子闊端率軍征服西藏、1642年蒙古和碩特部首領固始汗率兵佔領西藏、1716年蒙古準噶爾部首領策妄阿拉布坦發兵吞併西藏。原因主要是自從藏傳佛教在西藏地區廣泛傳播,藏人便不再如吐蕃時期尚武,加之青藏高原生存條件艱苦,經濟落後,人口稀少,交通通訊困難,如無外力,西藏實力難以支撐獨立政權。

  在維護西藏的統一和穩定的過程中,清朝中央政府是以實力為後盾,憑藉對西藏僧俗首領的尊重與控制來影響西藏民心,也就是在“勢”的方面加強藏區的民意認同。清朝通過尊奉藏傳佛教、撥款修建寺廟、免征喇嘛賦稅、差役和兵役等政策措施,與西藏民眾建立了強有力的共同精神信仰,使西藏宗教領袖樂於配合中央對西藏的管轄。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準噶爾軍突襲西藏之所以勢如破竹,很大程度上是准軍利用西藏民眾對拉藏汗更換達賴喇嘛的懷疑和不滿。兩年後(1718年)清軍進藏也是以護送青海的六世達賴格桑嘉措到拉薩坐床的宗教名義出兵,並贏得西藏民眾的歡迎和支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