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時評:克里三赴中東收效微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10 15:54:01  


  中評社北京4月10日電/美國國務卿克里9日結束了他一個多月來的第三次中東之行。儘管克里自上任以來不遺餘力地前往中東,大力推動巴以恢復和談,但鋻於中東和平進程錯綜複雜,要在短期內取得突破,著實困難重重。

  新華社報道,在伊斯坦布爾,克里與土耳其領導人會談的核心內容之一,就是如何推動停滯不前的巴以和平進程,顯然想借土耳其對巴勒斯坦的影響,來調和巴勒斯坦的內部矛盾,進而重啟巴以和談。

  然而,以色列和土耳其能否在以攔截加沙援助船致多名土耳其人死亡事件後真正修好,尚難預料。儘管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上個月給了美國“一個面子”,在到訪的美國總統奧巴馬的斡旋下,就救援船事件向土耳其道歉,但依然拒絕土耳其在巴以和平進程中扮演調停人的角色。

  此後,克里又趕赴約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向巴勒斯坦開出一系列示好條件,例如向巴方轉交以色列扣押稅款、擴大巴控制區、幫助巴方加強城鎮的基礎設施建設、移交一些地區的治安管轄權等,用以勸說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回到談判桌。

  自2008年巴以和平談判陷入僵局後,雙方一直未能重啟和談。而巴以和平乃中東和平進程的核心部分,因此美國若想在中東重振聲威,巴以和平是一道繞不過的坎。這也是克里三訪中東的主要原因。

  但面對克里的“示好”,巴方也提出了自己的價碼,即以色列必須停止在西岸和東耶路撒冷建立定居點,明確巴以之間的邊界。然而,不管克里怎麼想,強硬的內塔尼亞胡已然拒絕了巴方的要求,給克里潑了點冷水。

  面對重重困難,克里倒是頗為樂觀,認為此行有“進展”,並和相關領導人進行了“建設性的會晤”,為未來和平談判奠定了基礎。

  對於克里而言,傾聽也好,勸和也罷,巴以問題涉及面甚廣,十分複雜,很難短期內解決。巴以自1993年簽署奧斯陸協議以來,斷斷續續經過了約20年談判,分歧依舊難以彌合。雙方在耶路撒冷地位、巴勒斯坦難民安置、巴以邊界劃分、猶太人定居點等重大原則問題上,始終未實現突破。

  中東政治版圖近兩年發生巨變,美國傳統的中東政策日趨失靈。因此,要想在中東問題上有新作為,讓巴以領導人真正坐到一起,克里不能只是勤跑腿,不能只是給予巴勒斯坦一些經濟援助,還需有決心在逼迫以色列作出更多讓步方面下足功夫,這才是化解巴以難題的可行途徑。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