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核戰邊緣的博弈:“瘋子策略”抑或“瘋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11 10:33:02  


 
  當年美蘇大玩show-hand 後返回談判桌

  結果,在雙方大玩一輪“show-hand”之後,終於也是返回談判桌。28 日,羅拔?肯尼迪暗地到達蘇聯大使館,與蘇聯駐美大使秘密談判,肯尼迪總統授權其弟口頭承諾,美方不單不會入侵古巴,亦會於蘇聯撤走於古巴部署的核彈後半年,亦同樣撤走美國在土耳其(即蘇聯後園)的核彈,但這個協議不能對外公布,以保存美國顏面,亦不會留下任何字據,只講一個“信”字。那邊廂,與肯尼迪一樣,被核戰弄得提心吊膽的蘇共總書記赫魯曉夫,聞訊後,立時答應,下令撤走於古巴部署的核彈,一場如箭在弦的人類浩劫,終於得到化解。

  當時古巴領袖卡斯特羅對赫魯曉夫在最後關頭妥協,視為一種懦弱和叛賣的行為,說感到“難以言喻的痛苦與悲傷”。但半個世紀之後,肯尼迪與赫魯曉夫已經早早作古,而仍然健在、86 歲高齡的“壽星公”卡斯特羅,卻感到和平與生命可貴,呼籲盟國要記住對別國的責任,大家說諷刺不諷刺?

  文章說,當年的古巴導彈危機,也印證了一套重要的外交軍事理論, 那就是所謂“相互保證滅”原則(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MAD)。這套理論假設,如果雙方都有極大殺傷力的武力(尤其是核武),但卻又未大到足以一次過把對方完全摧,而一方發動進攻又必會挑起另一方有力的報復,導致雙方一步一步邁向同歸於盡,則任何一方都不敢貿然發動第一擊,以免最終雙方玉石俱焚,反而變相營造出緊張卻穩定的和平。這也是核武雖然讓人聞之色變,但半個世紀的冷戰,無論美蘇如何對峙,最終世界也安然無恙的原因。

  肯尼迪和赫魯曉夫都不想成為歷史罪人

  所以,無論肯尼迪和赫魯曉夫有幾大政治野心都好,他們都不想成為歷史罪人,讓自己的祖國和人民成為核戰里的灰燼。

  那麼為何朝鮮領袖金正恩如今又如此鋌而走險,導致局勢險象環生呢?

  朋友盧周二在其《蘋果日報》的專欄里說這其實是一種“瘋子策略”:“擺出一副非理性、蠻不講理以及一味靠嚇策略,高調喊打喊殺,好令外界摸不清她的底牌,再爭取最好的談判條件。”

  不錯世上有所謂“邊緣策略”(brinkmanship),那是始創於美國總統艾森豪時期的國務卿杜勒斯(John Foster Dulles),意思是指將衝突情逐步升級,直至戰爭爆發邊緣,藉此施加強大壓力,迫使對方作出對己有利的退讓。美國國務卿Dean Rusk 在古巴導彈危機中亦確曾說過:“我們怒目而視,而我想對方卻先眨眼了。”(We're eyeball to eyeball,and I think the other fellow just blinked.)這種“邊緣策略”風險甚高,需要高度準確的政治判斷,以及高超的政治操作技巧,否則,一個拿不準,就會玩火自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