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環球時報:日本迷戀對華說狠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25 09:28:23  


  中評社香港4月25日電/安倍晉三又放出兩句狠話。一是他在23日說,“向釣魚島派駐公務員或建造港口等各種選擇時常在我的腦海中”。二是他24日談到參拜靖國神社時說:“我閣僚不會向任何威脅屈服。”

  環球時報今天社評說,值得注意的是,這名中國人眼裡滿口好鬥語言、缺少起碼穩健的日本首相,目前在選民中享有70%以上罕見高支持率。

  不能說安倍支持率高就是因為他對中國強硬,但他的好鬥姿態顯然是幫他加分的因素。只要日本社會繼續右傾化,安倍就可以用這一套如魚得水。

  中國社會有一種非主流的想法:中國應當“豁出去”,用“更高強硬”壓垮日本的意志。但這並不現實。連薩達姆、米洛舍維奇那麼弱小的政權面對美國的最後通牒時,都沒有被嚇倒。中國的強硬姿態,即使加上經濟制裁,用來讓日本“服軟”看來遠遠不夠用。

  中國沒有對日本“一招制勝”的現實手段。日本人對今天的中國什麼都不怕,但他們怕一樣東西,就是今天的中國乘以時間。中國如此之大和它快速發展所展示的潛力讓日本感到窒息,只有這一潛力逐漸展開成為現實的過程,能最終將日本政客供在靖國神社裡的那股“精神”摧毀。 

  安倍及他身邊的高官差不多一天冒出一句針對中國的狠話,這表明日本的政治已經不務正業。無論在釣魚島還是靖國神社,日本搞多少花樣都挽救不了其國家實力加速衰敗的頽勢,中國人恰恰應從日本人的好鬥中看出,日本的政治方向其實是無人對國家未來負責的破罐子破摔。 

  中國如今對日本占據了“勢”的主動,日本做挑釁說狠話,製造一些局部的主動,可以安撫整個國家因大勢已去的焦慮和恐懼。把中國拖進中日之間這些相當邊緣的衝突中,會帶給日本人一些他們的國家仍然強大、有力的幻覺。 

  我們當然不會因為不耐煩而從釣魚島、靖國神社的衝突中一走了事。但我們也決不能把它們誤當成中日實力較量的“主戰場”。因為它們的確不是。想想看,十年以後,中國的經濟總量將是日本的兩到三倍,那時我們再看靖國神社裡的醜劇,說不准會帶著什麼樣的輕蔑態度。 

  因此既然中日關係僵在這裡,我們就讓它僵下去。在釣魚島我們已經打破日本的所謂“實際控制”,可以暫不繼續往前走,今後一段時間就在現有狀態下與日本拉鋸。只要雙方都不派軍艦,中國就應造更大的海監船去同日本船只“摩擦”,其實誰的船多船大,誰就“控制”了釣魚島海域。 

  中國應加緊軍事準備,隨著日本的軍事姿態升級而展示自己的軍事能力。中國這樣“備而不打”實際上能夠剝奪日本的動武選項。釣魚島也許會“亂成一團”,日本公務員登島,我們就也派公務員登島,兩國的執法力量對峙、甚至“打架”,但未必會發展成“打仗”。 

  中國中斷還是恢復同安倍政府的高層交往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國社會要有戰略上的堅定自信,以中國坦然的不變應對日本焦慮的萬變。與日本鬥不應讓中國難受,恰恰相反,這是我們有戰略把握、並且應當很享受的過程。 

  中日即將開始防務部門局長級談判。制定避免中日軍事衝突的措施對中國沒什麼不利,因此我們願意看到這樣的談判能有成果。至於釣魚島主權爭議,可讓海監部門繼續打頭陣,而中國經濟蓬勃發展其實在完整地參與其中。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