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評:汪辜會談激勵兩岸共振中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30 00:12:56  


 
  在當年的會談中,辜振甫董事長表示,“希望在這次會談中能建立高層會談、事務協商、緊急聯繫等各種不同層次與功能之聯繫協商制度”。“汪辜會談”最終簽署了四項協議,其中包括《兩會聯繫與會談制度協議》,該協議的簽署為此後兩岸兩會的制度性聯繫與協商奠定了基礎,對兩會不同層級的會談、事務協商、專業小組、緊急聯繫等均作出了應有的制度性安排。

  “汪辜會談”建立的兩岸兩會聯繫與會談制度經受住了兩岸關係歷史的重重考驗。在首次“汪辜會談”後,90年代中期,李登輝鼓吹“中華民國在台灣”,導致兩岸兩會的聯繫與會談中斷。而在1998年,隨著兩岸關係的回溫,兩會的聯繫與會談回到了正常軌道,實現了第二次“汪辜會談”。在1999年以後,李登輝拋出“兩國論”以及陳水扁拋出“一邊一國”的“台獨”路線,致使兩岸兩會的聯繫與會談中斷長達九年之久。2008年5月馬英九主政台灣後,重新認同“九二共識”,兩岸關係實現歷史性轉折。兩岸兩會恢復制度化協商,並簽署18項協議,台海地區實現了和平穩定,兩岸人民從中大為受益。從歷史來看,1993年“汪辜會談”確立的兩岸商談機制,雖然屢受波折,但最終能夠重新恢復並造福兩岸人民。“汪辜會談”開創的制度化協商機制,經受住了兩岸關係的種種嚴酷考驗,具有頑強的生命力,也為目前和今後兩岸進一步增進認同互信,互惠互利奠定了堅實基礎,提供了寶貴經驗,值得兩岸共同繼承和發展。

  第四,“汪辜會談”充分體現中華民族大義和兩岸同胞的骨肉親情,理應成為兩岸共同振興中華的動力來源。

  “汪辜會談”之所以能夠取得突破性進展和成果,正是兩岸雙方基於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原則,著眼兩岸廣大同胞的共同利益,著眼兩岸中華民族的長遠發展做出的歷史性貢獻。如果不是出於這樣高瞻遠矚的政治眼光和廣闊胸襟,如果不是出於兩岸血濃於水的骨肉親情,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兩岸是不可能放下政治分歧,排除干擾,協商解決問題的。從這一點來講,兩岸能夠在二十年前放下歧見,平等協商,那麼在二十年後的今天乃至長遠的未來,兩岸雙方更應當秉承胸懷兩岸,振興中華的遠大理想,本著以人為本,為民謀利的理念,從長遠著眼,顧全大局,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斷增添新動力,為中華崛起與國家富強貢獻力量。

  二十年風雨歷程,二十年柳暗花明。“汪辜會談”已然成為兩岸關係發展史上的一座豐碑,不但開創了兩岸和解合作的新時代,同時也必將繼續指引著兩岸在和平發展的正確道路上不斷承前啟後,繼往開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