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台灣必須“不排除一切可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13 15:56:18  


  中評社台北5月13日電/馬英九日前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對菲律賓政府下達通牒,嚴正要求菲國正式道歉、賠償損失、儘速徹查事實嚴懲凶手、啟動台菲漁業談判;若未獲正面回應,將採取凍結菲勞申請等制裁措施。此一動作顯現政府捍衛“主權”與漁權的堅定決心和強硬立場,值得肯定,但如何因應後續發展?台灣必須有“不排除任何可能”的想法,才能有效制止類似事件再度發生。 

  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社評說,廣大興二十八號事件發生至今,菲國官方雖將涉案十一人停止職務,但仍強調“並不代表他們有罪”,只是希望進行“透明、公正及客觀的調查”,再決定是否道歉,至於賠償則隻字不提。 

  鑒於菲國期中選舉在即,菲國政府如在三天內道歉、賠償、懲凶,無異向台灣示弱。因此,菲國極可能採取以拖待變的策略,先以模糊空洞的道歉敷衍,其具體的回應則要看美國的態度與中國大陸的反應而定。 

  一向強調人權的美國,對此次冷血殺人事件卻十分低調,美方只表示對於菲國願與台灣合作找出凶手“表示歡迎”,對菲方“只同情而不道歉”,也拒絕評論。美國關切的重點,只是“避免任何升高緊張局勢,以及破壞以外交或其他和平方式化解紛爭的行動”,如此立場是否偏袒?姑且不論。不過,可以斷言,美國希望事態不要擴大,尤其不願見到大陸與台灣在此事件上聯手對付菲律賓。 

  事實上,今年一月份美國國會研究處出版了兩份報告,分別是有關美台關係與東亞海域情勢,兩份報告中都明確點出,希望台灣在東海、南海問題上,“不要採取作為,不要讓局面更加複雜”,這才符合美國國家利益。

  說穿了,美國要求台灣“不要採取作為”,就是希望台灣配合美國防堵中國大陸的戰略,不要跟日本、菲律賓作對,因為這些國家其實都是靠美國撐腰,執行美國的政策。一旦台灣與大陸聯手,就會“讓局面更加複雜”。 

  問題是,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卻未必符合台灣的“國家”利益,類似事件,有大陸因素的介入,對台灣雖有得有失,但絕對利多於弊。以台日漁業談判為例,過去十七年來談了十六次都沒有絲毫進展,這次日本卻同意擴大台灣漁船作業範圍,其原因正是中日兩國在釣魚台對峙日益升高,日本害怕兩岸聯手所致。 

  台灣如果一味配合美國的政策,忍氣吞聲,息事寧人,不只會使台灣在東海、南海問題上喪失話語權,而且會更加使台灣在攸關主權的東海、南海議題上被邊緣化,試問,這樣的結果符合台灣的“國家”利益嗎? 

  再說,台灣既堅持九二共識,主張“東海和平倡議”,為什麼不能秉持“擱置爭議”的精神,與大陸合作開發東海與南海資源?馬英九日前不是說過“大陸若願與台灣談漁業協議,也歡迎啊”?難道釣魚台海域兩岸可以談漁業協議,巴士海峽海域就不能談嗎? 

  更重要的,即使未來凍結菲勞申請,對菲律賓的殺傷力其實相當有限,對台方也未必有利;而在經濟上,台灣對菲律賓更享有順差,因此菲律賓對台灣可能的制裁,恐怕並不會覺得太嚴重。在這種情況下,什麼手段才會讓美國擔心,讓菲律賓害怕?不言可喻!有鑒於此,台灣當然應該宣示“不排除任何可能”,才有震懾作用。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