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朝鮮“特使外交”訪華能帶來什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26 00:02:39  


崔龍海轉交金正恩給習近平的親筆信
  中評社香港5月26日電/朝鮮人民軍總政治局局長崔龍海出人意料地從5月22日至25日訪問北京,和中國領導人就朝中關係、朝鮮外交和朝鮮經濟政策等問題,進行了近一年半以來兩國之間難得的接觸和交流。國際媒體對崔龍海訪華充滿興趣和疑問,數日來一直在頻繁報道金正恩特使訪華的意圖和目的。

  聯合早報刊文稱, 從目前來看,崔龍海訪華目的基本可以確定,一是為了修補朝中關係,以便繼續獲得中國的援助和支持;二是借特使訪華向國際社會傳遞朝鮮願意對話的信息。但金正恩的這張“特使牌”是否能如願,卻是另外一個問題了。軍人特使:朝鮮的外交王牌

  讓軍人、特別是擔任朝鮮人民軍總政治局局長的軍人擔任特使在朝鮮歷史上是非常罕見的。上一次朝鮮最高領導人對外派出軍人特使是在2000年4月。金正日為了改善和克林頓政府的關係,派遣同為朝鮮軍隊總政治局局長的趙明祿訪問華盛頓。趙在金正日時代的地位和崔龍海幾乎完全一致,不僅都身居這一實際掌控朝鮮人民軍人事大權的要職,同時也是朝鮮軍隊中僅次於最高領導人的二號人物,軍銜都是次帥。不同的是趙明祿是朝鮮國防委員會第一副委員長,而崔龍海是朝鮮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第一副委員長。這兩次並沒有實質區別,區別只是金正恩上台後加強了權力結構中勞動黨的地位和作用,金正日時代則更注重超越黨和內閣之上的朝鮮國防委員會。

  從2000年4月時隔13年之後平壤再度派出軍人特使,不僅意義特殊、而且信息明確。除非平壤有特別的聲音需要傳達和有特殊的溝通使命需要履行,軍人特使是不會輕易出訪的,每次踏出國門必有重任。當年趙明祿次帥對美國的訪問,傳達了金正日確實希望和美國改善關係的強烈願望,趙身穿軍裝和克林頓總統的會晤曾一度被認為是朝美關係緩解的標誌。美國前國務卿奧爾布賴特2000年11月對平壤的訪問,使得克林頓時代的美國對朝接觸政策一度達到頂峰。這也是迄今唯一一次美國國務卿訪問平壤。

  崔龍海此次訪問北京,肩負的使命並不弱於13年前的趙明祿。雖然崔見的是中國領導人,但有些話要說給世界聽。由於“先軍政治”體制,朝鮮的軍人不僅是朝鮮的特殊利益集團,更是通常被認為朝鮮內部強硬勢力的代表。崔龍海從經常陪同在金正恩身邊的重臣,突然進入國際視線到北京肩負外交折沖的使命,其朝鮮軍事集團中二號人物的身份首先就表達了朝鮮強硬派軍人願意“走出孤立和封閉”的強烈信號。當年趙明祿來到華盛頓受到克林頓政府的重視,美國當時看重的就是趙明祿所代表的朝鮮龐大、而又數十年來執拗的軍人集團的背景。

  金正日讓一身戎裝的崔龍海到北京亮相,言外之意或許也是如此。金正恩想要通過崔傳遞的聲音不僅是他自己的、還有他背後最重要的軍人勢力。這並非是簡單的象徵意義。上一次朝鮮人民軍總政治局局長單獨率團訪問北京,是10年前的事了。2003年4月,趙明祿曾率團訪問北京,為爭取朝核問題的對話機制從中美朝“三方會談”升級為“六方會談”,曾發揮了重要作用。北京願意細聽朝鮮特使怎麼說

  考慮到到這兩個因素,崔龍海此次來北京無論對於金正恩政權、還是對於中朝關係來說,使命都非同尋常。顯然,金正恩是希望通過崔龍海的訪問,不僅修補朝中關係,向中國解釋金正恩政權近期一系列“人來瘋”的做法,同時還希望能夠獲得北京的“諒解”,在目前朝鮮內部糧食極度匱乏的局勢下繼續從中國獲得實質性的援助,以便能夠幫金正恩政權渡過目前的“糧荒”。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