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兩岸開放合作 提振台灣經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29 16:58:31  


  中評社台北5月29日電/根據台灣“行政院主計總處”24日公佈的資料顯示,今年島內最新經濟成長率預測為2.4%,較2月預測值大幅下修1.19個百分點。“行政院”江宜樺院長為突破當前國內的“悶經濟”,於28日以“掀鍋蓋”為主軸,推出擴大消費支出、提振島內投資、激勵創新創業、修正證所稅等4大面項,計13項提振景氣措施。 

  例如,在擴大消費支出方面,有補助購買節能家用器具、提升觀光消費等措施。在提振島內投資方面,有引進壽險業資金積極參與公共建設投資、加速環評及土地變更流程等措施。在激勵創新創業方面,有創新到創業激勵計劃、創業天使計劃等措施。 

  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社評說,我們非常肯定江院長“掀鍋蓋”的勇氣,相信這些措施對提振台灣經濟有一定的成效。但是除了這些政策措施之外,我們誠摯建議江院長就兩岸經貿關係採取更開放、合作的政策路線,來提振台灣經濟的永續發展。 

  首先,就“開放”而言,台灣自2002年1月1日加入WTO時,已經WTO會員採取開放措施,惟獨對中國大陸仍採取限制措施,但自2008年兩岸恢復協商以來,雙方關係邁向和平穩定,此時應是對大陸採取與其他WTO同等開放政策的時刻。 

  例如,在人員往來開放方面,2012年大陸有超過253萬人次來台參訪旅遊,為台灣觀光相關聯產業帶來可觀的商機。如今江院長推動並提升陸港澳旅客來台自由行,並簡化陸港澳旅客入境手續,放寬多次入出境許可證規劃,以爭取大陸商務旅客及大陸外商等高端客源來台消費,並協調大陸方面核予多次(長效)“大通證”。 

  希望江院長能儘速進一步開放大陸人士來台觀光旅遊,包括來台人數增加、來台手續簡化、來台地區擴充等,不僅有利於雙方關係發展,亦有助於增進島內消費與促進台灣觀光產業發展。 

  在大陸企業來台投資的開放方面,自2009年6月台政府開放大陸企業來台投資後,截至2013年3月底,有371件大陸企業來台,投資金額6.42億美元,僱用台灣員工人數計約6千7百餘人。 

  然而,截至目前為止,陸資來台投資金額與大陸每年對外投資金額動輒超過5百億美元相較,還有極大的成長空間,希望江院長能進一步開放陸資來台並提供完善的配套措施。 

  在兩岸資金往來開放方面,目前台政府開放大陸“合格境外投資機構投資”(QFII)來台投資上限,由5億美元提升至10億美元,雖然已有進一步開放,但與台灣開放其他國家QFII來台投資30億美元上限相較仍顯不足,希望江院長能進一步開放。 

  其次,在“合作”而言,過去兩岸曾就產業合作,推出“搭橋專案”,優先選擇中草藥、太陽能光電等15項產業,列為兩岸產業科技合作的項目。同時雙方也舉行過二次產業合作論壇,成立產業合作小組,目前已設立LED照明、無線城市、冷鏈物流、TFT-LCD和電動汽車等5個產業分組,已有非常好的成效。 

  在新興產業方面,目前台灣推出“六大新興產業”,同時大陸也在“十二五規劃”中發展“七大新興戰略產業”,雙方可以進行相關的產業合作,希望江院長能夠針對雙方產業相互參股、併購、策略聯盟、合作研發等方面,提供更開放的政策措施。 

  在兩岸金融業合作方面、特別是銀行業的合作,不但為雙方“生產性服務業”合作建立平台,也為兩岸人民與企業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希望江院長為兩岸金融業提供更完善的合作空間。 

  在其他產業合作方面,在過去兩岸打下兩岸產業、金融、旅遊、文化等交流合作的基礎下,希望江院長能開放更多產業的交流合作,讓兩岸能善用彼此的優勢,讓各自的經濟發展更上一層樓。 

  總之,在島內經濟不景氣之際,江院長“掀鍋蓋”,推出提振景氣措施,一定有其成效,值得肯定。但也誠摯希望江院長針對兩岸經貿關係,進一步開放雙方人員、企業與資金的往來,同時加強產業、金融與全方位企業合作,儘快讓台灣走出“悶經濟”的泥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