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港媒:日與華爭奪非洲“先天不足”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05 00:02:57  


  中評社香港6月5日電/“中國因素”在日本外交中可謂無處不在。6月3日在日本橫濱市落下帷幕的第五屆非洲開發會議,普遍被解讀為安倍外交的一次“大手筆”,目的是“重振對非政策,以應對在非洲加強影響力的中國”。

  香港大公報刊文稱,安倍內閣籠絡非洲確實出了血本。在會議召開第一天,安倍首相即親自赴會發表主旨演講,鄭重宣布日本政府和企業今後五年將向非洲提供3200億日圓(約合320億美元)的援助,其中包括一萬四千億(約合139億美元)的政府開發援助,希望推動日企業進軍非洲,擴大日本在非洲市場的影響力。但日本“出血”是附帶條件的。正如安倍在開幕式上呼籲,希望非洲國家支持東京申辦2020年奧運會,以期在9月7日投票中擊敗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和西班牙馬德里,取得主辦權。但與日本的非洲大戰略相比,奧運會主辦權不過是“小菜一碟”,籠絡非洲更重要的目的是聯合國“爭常”。日本政府絲毫不掩飾拉籠非洲的戰略意圖,在一系列雙邊會談中,安倍大談中日釣魚島爭端,竭力拉非洲為自己撐腰,並為日本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尋求非洲的支持。

  日本大力加強對非洲外交顯然是受了中國的刺激。習近平就任中國國家主席後首次外訪就選擇了非洲,訪問期間中方還宣布了200億美元貸款。而安倍自上台來,雖不斷外訪,但至今未踏足非洲。自日東大地震及福島核災難以來,日本自顧不暇,對非合作進展減緩。安倍需要轉向,以平衡日漸增長的中國影響力。

  但日本拉開架式與中國爭奪非洲,顯然高估了自身實力。在這場爭奪戰中,日本可謂先天不足,後天乏力,高下已見。

  中非友誼淵遠流長,關係基礎牢固。建國至今幾十年間,中非關係從未間斷過,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一直代表包括非洲在內的第三世界在國際舞台上發聲,維護廣大落後國家的利益。也正是發展中國家的支持,中國得以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國際地位不斷鞏固和加強。這種傳統友誼和信任絕不是靠幾百億美元援助建立起來的,也不可能用經濟援助就能收買的。

  中非合作具有很強的互補性。過去,中非經貿合作與日非就遠不在一個檔次。近年來,這種差距越拉越大,中國遠遠拋離日本佔據絕對主導地位。當前,中國對非洲進出口總額高達1300億,而日本僅有250億,中國有82萬人在非洲,日本只有區區8000人,中日在非洲使領館總數為50:32。在未來發展趨勢上,日本作為資源匱乏的島國,在勞動力成本、投資領域和機會等等方面均不佔優勢,日在非洲的合作常常出現早已被中國捷足先登的尷尬,前景並不是一片光明。

  更重要的是,中非是基於共同戰略利益的平等互利合作,而日非關係實際上是一種交易,從開始就明顯帶有投機性和功利色彩。這一點,非洲人看得最清楚,中方最理解平等互利和尊重主權,中方的投入使雙邊受惠,中國在非洲正在贏得與日本的這場競爭。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