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地方政府用信息公開驅散突發事件“霧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05 18:05:55  


  中評社北京6月5日電/蘆山地震、德惠寶源豐禽業大火……面對近段時間來發生的突發事件,中國各地方政府不再反應遲緩、“遮遮掩掩”,而是積極主動地用信息公開的“陽光”來驅散突發事件可能造成的“霧霾”。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是我們的責任就要勇敢承擔下來,決不能有半點含糊。”長春市市委書記高廣濱在一次會議上就德惠大火事故如此表態。3日,吉林省寶源豐禽業有限公司發生火災,目前已經造成上百人死亡。

  事故發生後,剛剛運營不到一個月的吉林省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吉林發佈就及時更新事故通報,從環境監測,到最新傷亡人數,再到救援難點,該微博都會在第一時間公佈。

  事故傷員收治醫院——吉林大學第一醫院二部,每天都主動將傷者最新治療情況,列表貼在醫院墻上,方便患者家屬了解情況。信息公開了,傷員家屬心裡也踏實。記者連續走訪幾家事故傷員收治醫院,發現無論傷員還是家屬,心態都相對平穩。

  政府推動信息公開的積極性也獲得了不少網友的肯定。網民“冰山一腳”表示,重大突發事件一般波及範圍廣、影響大,對於那些惡劣、影響人民健康的重大突發事件,政府應當及時公開,這樣才有利於人民生活、有利於社會發展。

  專家指出,微博、網站,以及個人移動通信手段的發展已經使信息公開“全民化”、“自覺化”。吉林財經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劉天際指出,因為突發事件初期信息發佈的不可控性,各級肩負著“信息正確公開”職責的部門就需要提升危機公關能力和新聞敏感程度,不再把“讓人知”和“讓人不知”放在首位,而是把“知後該如何”當作重中之重。

  蘆山地震“知後該如何”?地方政府的表現給出了答案。不少專家學者認為,比起汶川地震,地方政府在蘆山地震的信息公開方面又上了一個新台階。無論震區內還是震區外,地方一些政務微博及時發佈權威信息,直播救援過程,積極參與網絡互動,充分體現出政府機關在微博應用上的進步,表現可圈可點。

  東北師範大學傳播學教授楊卓表示,針對突發事件,政府信息公開的側重點也不再是起到“引起關注”的作用,而是日益發展為“梳理信息”、“協調輿論”、“引導觀點”的作用。 

  “政府面對突發事件的態度應當是公開透明,這一公共治理理念,已經成為共識。”楊卓認為,新媒體時代下,任何一起事故發生後都不可能瞞得住、騙得過。試圖抱著僥倖心理,企圖一拖再拖之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無異於掩耳盜鈴。

  “然而,在突發事件處置中,缺乏事後探討得失、形成信息發佈機制,仍是地方政府薄弱的環節。政府信息公開一再‘就事論事’,就難免陷入疲於應付的詬病中。”楊卓說。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