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載人深潛器試驗性應用首潛南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10 15:09:10  


  中評社北京6月10日電/“向陽紅09”船10日搭載中國載人深潛器“蛟龍”號從江蘇江陰起航,執行首個試驗性應用航次,首站將在中國南海下潛,隨後將赴東北太平洋和西北太平洋。應用航次中“蛟龍”號下潛主要目的不再追求深度突破,而是服務於科考項目,而且將首次搭載科學家下潛。

  新華社報道,“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經過10年研製和試驗,去年在馬利亞納海溝成功下潛至7062米,創造了世界同類潛水器的最大下潛深度,也達到了其設計的最大下潛深度,從而轉入應用階段。未來5年,將首先進行試驗性應用。

  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蛟龍”號試驗性應用航次現場總指揮劉峰介紹,本航次分為3個航段,第一航段在南海特定海域開展定位系統試驗,同時兼顧“南海深部科學計劃”開展科學研究,包括對海底生態系統、生物和地形等進行調查,完成後返航廈門。

  第二航段預計7月中旬於廈門起航,主要在東北太平洋的中國大洋協會多金屬結核合同區開展近底生物調查、地質取樣、海底攝像和海底沉積物劑量反應試驗等;第三航段計劃在西北太平洋富鈷結殼申請區開展近底測量和取樣,獲取海山區環境參數,結束後返航江陰,航次總計103天。

  劉峰說,這個航次與此前“蛟龍”號1000米至7000米的海上試驗階段相比,有以下特點:第一,時間長,任務重。這個航次總共三個航段、100多天,而海試平均每次都是60多天,這對船舶保障和潛器維護保養都是新的考驗。此外,這次主要目的是應用,因此潛器在水下作業會更多,包括坐底航行、取樣等,對船舶跟蹤和潛航員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