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譯:中國崛起是必然 美國當以新思維應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13 00:40:36  


  中評社香港6月13日電(記者 廖梓達編譯報道)作為全球老牌大國和新興崛起大國,美國與中國之間的博弈是無法避免的,也將是未來一段時間裡的世界主題。近日中美兩國元首的莊園會晤,亦以“新型大國關係”為主題,力主合作,避免對抗。一方面,美方希望中國擔起大國責任,按照自己主導的全球規則共保國際秩序,另一方面,中方也希望兩國共創穩定外部環境,保障中國繼續發展經濟。

  雖然,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已經放緩,並回落到7%左右,但是,照這速度,在習近平執政的未來10年裡,中國的經濟總量仍將有望趕上甚至超越美國。這將是影響全球格局的重大變化,對中美兩國都是巨大的挑戰。如果兩國不能和平共處、發生衝突,均將元氣大傷,世界政經格局也將遭受重大損失。對此,美國《洛杉磯時報》昨日刊登哈佛大學教授、美國國際關係學者約瑟夫•奈(Joseph S. Nye Jr.)的評論文章,認為美國應當運用新的智慧,以合作態度代替對抗意識,更加包容開放地應對中國崛起。

  文章稱,再過十年左右,中國將毫無疑問地在經濟總量上超越美國,成為第一經濟大國。而若把軍事力量與軟實力基礎加入考量的話,那麼美國仍將在未來的幾十年間領先中國。可是,像這樣簡單地進行比較真的有意義嗎?

  作者認為,當一些國家對於力量轉變過分擔心時,這些國家的領導人更易做出過激行為或在政策選擇上過於冒進。在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斯(Thucydides)的描述裡,致使希臘城邦制度土崩瓦解的伯羅奔尼撒戰爭(the Peloponnesian War)之所以爆發,皆源自斯巴達對雅典崛起的過度焦慮。與之類似,也有說法認為,導致歐洲國家體制在世界範圍的核心地位瞬間沒落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同樣源於英國在德國崛起當前的驚慌失措。

  受以上觀點的影響,一些分析也認為,隨著21世紀全球力量分佈的重新洗牌,歷史或將再度重演,即在中國的迅速崛起下,作為傳統強國的美國也將無以克制,兩國對抗難以避免。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首先,招致戰爭爆發的因素遠非那麼簡單,其次,這些人也沒有看到一個歷史現實:早在一戰爆發前的1900年,德國就已在工業實力上趕超英國。也就是說,在面對如同當年的德國一樣迅速崛起的中國時,美國有著比當年的英國更加充裕的時間去面對和應付,更無需像英國當年那樣的惶恐。作者認為,惶恐之下,兩國恐難把持,中國或將逼美太甚,美國或將排華過度。

  文章稱,排除對抗和誤解的最佳方式是清晰放眼各方力量,大小兼顧,實時瞭解各方發展變化,即如中美兩國元首最近的“莊園會晤”一樣。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