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急功近利:藝術品證書的買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16 08:14:29  


  中評社香港6月16日電/5月開幕的威尼斯雙年展,因為太多中國藝術家的參與,被國內媒體徹底扒了個底朝天。於是,大家知道了所謂的“平行展”是商業項目。而威尼斯雙年展官方不對平行展上的展品作篩選和鑒定,這成為了去威尼斯的中國藝術家們最不願提及的事情。

  威尼斯雙年展被熱捧的原因,在於它是一種“最高榮譽”、是對藝術家施與的權威“評議”。但由策展人自己選擇展品的“平行展”,失去了這種“評議”的功能,更無法論及權威。

  如是而言,是不是這個真相被揭開,“平行展”們就混不下去了呢?

  恐怕並不會這樣。

  用急功近利來描述中國當代藝術圈子並不會過分。藝術品交易價格幾乎要成為藝術家們最重視的事情。既然連剛出畫院沒幾年的學生,都敢起價幾十萬元叫賣畫作,那麼沉浮多年的藝術家們,倘若手裡沒有幾件可以叫上天價的作品,實在是“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於是,誕生於2009年的威尼斯雙年展平行展給了這些人機會。“一件去過威尼斯雙年展的藝術品”聽上去是個不錯的拍賣噱頭。相對於具體某件作品可能賣出的高價或者將來身價升值的潛力,那麼為這件事支付一些成本也是值當的。

  對於藝術家而言,這種平行展解決了他們若干需求(被展示、被肯定、提升附加值);對於策展人而言,藝術家們願意以各種方式為此付費(今年參加威尼斯雙年展平行展的藝術家幾乎都稱自己是受各種藝術基金會贊助參展),有利可圖;對於威尼斯雙年展官方而言,有這麼多的中國藝術家和策展人捧場,為其藝術事業和旅遊事業貢獻收入,是篤定豐厚的,那麼何樂而不為呢?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