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媒體評王岐山反腐組合拳:中紀委敢說話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18 16:13:37  


 
  地方的“治標”力度也在加大,各省(市、區)都在“較勁”。從十八大至2013年2月,各級黨委、政府及司法機關已經宣布了至少30名廳級以上官員落馬、免職的消息。今年以來,廣東至少查處了7名廳官。

  據悉,中央紀委也有辦案數量的要求,亦曾遭“設指標不科學”的質疑。但有分析者認為,科學與否,要看是否出現了冤假錯案。目前嚴峻的反腐形勢下,一些地方紀委並非無線索可查,而是有線索不查,許多線索來不及查。因此,適當的辦案數量壓力,可以提升現實的反腐功能,實屬必要。

  事實上,自王岐山上任第一天起,人們就對其“鐵腕”抱有期待。輿論注意到,劉鐵男與王岐山同是山西人,二人有過工作接觸,劉被舉報時,正陪王岐山在俄羅斯進行能源談判。這個被認為“有一定能力”的官員受到查處,體現出王岐山“鐵面無私”的風格。

  近日,《參考消息》轉引報道認為,鑒於王岐山的強硬個性及家庭背景,加上習近平的強力支持,在反腐領域可能比前任有更大作為。

  有反腐研究者分析,2008年至2012年的5年間,中央共查辦省部級及以上高官30人,平均每年查處6人,今年從數量上看,並不出奇。但李春城、劉鐵男案之所以如此引人關注,一是兩人身處之“重鎮”,多年來無大要案;二是微博等新媒體的加入,激活了社會能量。以今時反腐之力度、速度,和過往的反腐頻率來看,今年打的“老虎”或將不止於此。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