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專譯:秘密監視 這樣的情報巨獸意義何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21 00:43:28  


美國秘密監視計劃引發人們的反思(《紐約客》)
  中評社香港6月21日電(記者 孫儀威編譯報道)斯諾登的洩密事件讓美國國家安全局再一次處於風口浪尖,輿論眾說紛紜,有人痛心疾首高聲痛駡,有人據理力爭為其辯護,釋放情緒之餘,更有人是在認真地反思。

  《紐約客》高級編輯亨德里克•赫茲伯格(Hendrik Hertzberg)近日撰文,對這一事件進行了梳理與反思,全文編譯如下:

  自六月的第一周以來,當《華盛頓郵報》與《衛報》做了新聞工作者的本質工作——對美國國家安全局龐大的電話與網絡訊息搜集計劃作出了詳盡的報道之時,全世界的眼球都為之吸引。這些都是高質量的報道。然而,從本質上看,這些報道更應該算是“確認舊聞”,而非“揭露新事”。因為早在這些報道之前,人們對國安局野心勃勃地“在世界範圍內的數據收集與分析”的情況就已經有了大致的瞭解。

  早在上世紀的最後幾年,報紙、廣播、電視等各路媒體就對美國國安局與其同盟情報機構主導的“梯隊系統”(Echelon)進行了廣泛的報道。情報部門可以透過該系統,利用衛星接收裝置、海底電纜竊聽器以及功能強大的計算機來對世界電子通訊進行大面積地下載和搜索。

  在2000年2月,美國著名新聞節目《60分鐘》的主持人史蒂夫•克拉夫特(Steve Kroft)曾有如此一段開場白:“如果你今天跟朋友打了通電話或者發了封電郵,那麼,你們的交流內容很有可能被這個國家最大的情報機構所截獲並掃描。”

  911事件後,每當此類秘密監視活動呈指數型擴張時,媒體總會盡其全力來跟進報道。在2006年5月10日的一份全國性報紙的頭版就是一個例子:

  “一名直接參與這項計劃的人士告訴《今日美國》記者,國家安全局用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威瑞森公司(Verizon)與貝爾南方公司(BellSouth)提供的數據,對成千上萬美國民眾的通話記錄進行秘密搜集。

  在其他獨立的採訪中,消息人士透露,這項國安局監視計的觸手伸入了全國的家庭與商業通訊之中,積累了大量美國普通民眾的通話——這其中絕大部份人根本沒有任何犯罪嫌疑。這項計劃並不包括國安局對通話內容的監聽或者記錄,但諜報部門卻對通話模式進行數據分析,想要以此偵測到恐怖活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