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國貨幣“瘦身”會讓中國“錢緊”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22 13:35:34  


 
  “美國經濟復甦進程較為順暢,復甦質量和力度明顯超出了外部預判”,經濟學者程實分析說,退出QE標誌著美國政策的“去超化”,即退出貨幣政策中超出常規、超出傳統的部分。而超常規的量化寬鬆政策,是美聯儲應對危機的政策創新。政策“去超化”表明,美國經濟已恢復了內生動力,金融危機在美國的演化已告終結。

  專家預計,美國寬鬆貨幣政策基調不會馬上退出,還將維持一段時間。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張茉楠對記者說,考慮到美國經濟復甦仍具有較大的波動性,政策過早退出可能讓經濟遭遇意想不到的“逆風”。政策過晚退出則可能推遲家庭和金融機構資產負債表的必要調整,助長金融失衡。

  防風險同時加快結構調整

  連續貨幣大放水後,美國的日子開始好過了,他們鬆一口氣準備收緊貨幣,而其他國家,特別是新興市場的國家,將倒吸一口氣,準備時刻防範有可能發生的金融危機。程實指出,在美國顯示出復甦質量高企、政策高調回收的同時,前期於危機中表現搶眼的新興市場卻普遍陷入了增速放緩、金融風險上升的困難之中。這種轉換對新興市場形成了心理衝擊。

  不僅在心理上有衝擊,更有可能導致其它國家金融市場出現劇烈動蕩。專家指出,與其他新興經濟體相比,中國雖然經濟總量大,對資本市場有管制,但對美國退出QE可能產生的風險不能小視。“美元升值將對全球資產價格、資本配置、貨幣流動性、金融市場、經濟結構平衡等產生重大影響”,張茉楠說,美元走強,將推動全球資本包括在中國的資本回流美元資產。資本大幅流出後,有可能擠破新興經濟體的資產泡沫,引發金融危機。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認為,如果應對不好,也可能通過影響中國國內的流動性,對金融市場甚至經濟產生不利影響。他同時表示,中期來看,美聯儲退出QE與否,對我國經濟不會帶來過大的影響。我國經濟的中長期增長,主要還是由潛在增速所決定。”

  張茉楠表示,QE退出現在似乎對中國的影響不大,中國政府有能力應對,但短期內對中國的影響還是弊大於利。因為美國貨幣政策調整會放大我們的局部風險,應以防範風險為主。從中長期看,也有一定好處,提醒我們不能依賴流動性寬鬆來支持經濟發展,經濟發展要靠結構調整和發掘新的內生動力。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