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韓媒:“江陵端午祭”不同於“端午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23 10:05:17  


韓國人民慶祝“江陵端午祭”(資料圖片)
  中評社香港6月23日電/剛過去的12日,是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包括故宮在內的北京各旅遊景點人頭攢動,人們紛紛享受端午假期帶來的休閑時光。

  據《環球時報》編譯報道,直到5年前,端午節還不是中國法定假期。有意思的是,端午節能夠成為法定休假日,韓國或許起到了“功不可沒”的作用。事情的緣由要追溯到2005年,當時韓國將“江陵端午祭”申請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此消息一出,中國人認為“韓國盜取中國的傳統端午節”,遂指責韓國為“文化盜賊”。後來,也出現一些反思的聲音,稱中國太不重視自己的傳統節日。隨後,中國政府於2006年5月正式將“端午節”列入國家文化遺產名錄,並於2008年1月正式將其定為法定假日。

  問題是,此“江陵端午祭”非彼“端午節”。韓國的“江陵端午祭”實乃“春耕時節,向上天祈求風調雨順的祭祀活動”,與中國端午“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完全是兩碼事。韓國的“江陵端午祭”沒有“吃粽子”、“賽龍舟”等風俗。不過,這些都沒有被媒體詳細介紹,而簡單將“端午”兩字作“同義”處理,導致韓中兩國出現一系列令人哭笑不得的誤解。

  從字面角度看,韓中兩國有不少“字同義不同”的詞匯,而這些微妙的不同,有時會帶來超乎想象的誤解和歪曲,進而傷害到彼此感情。

  2011年10月,韓國海警扣留3艘中國漁船。當時中國外交部回應稱“希望韓方文明執法”,這原本無可厚非。但是,韓國網民對此反擊稱“難道中國認為韓國是非文明國家嗎?”這就是典型的因字面理解不同而帶來的誤會。這裡,中國說的“文明”更多地是“請妥善處理”的意思。

  報道稱,如何減少這種誤會發生呢?最好的答案是“抱持相互理解和包容的心”。俗話說“情人眼裡出西施”,以理解的心態看對方,對方的缺點也會變成優點。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