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山東11歲少年“捐髓救父” 感動一座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25 11:24:20  


 
  “從害怕打針到14次主動擼起袖管”

  從確診時起,郭元星和愛人一直奔波在山東和北京之間,僅2012年一年就11次到北京的醫院裡進行化療。病情雖有控制,但一直沒有根本性好轉。最後,只剩下唯一一個救命辦法——骨髓移植。

  由於國內並沒有找到相符合的骨髓,院方只能建議從近親屬上尋找合適的捐獻對象。但讓人絕望的是,郭元星的姐姐、哥哥、弟弟和他的配對率極低,達不到移植的基本條件,而小振宇的爺爺又年事已高,全家最後的希望就在當時才10歲的小振宇身上。

  不過,這個想法首先被郭元星堅決拒絕了。“當時我寧可不治也不能讓從振宇身上給我移植造血幹細胞,他太小了,還不到60斤。萬一手術做得不好,可就影響他一生,即便手術成功,我也擔心他身體受不了。”郭元星說。

  但此刻郭元星的病情已十分危急,再不移植造血幹細胞可能就要錯過最佳治療時機。經過醫院主治大夫和家人的反復勸說,郭元星幾經思想上的掙扎,最終含淚同意了。幸運的是,2012年7月,醫生在檢查中發現,小振宇和父親的基因點配對率基本符合移植條件,但還是年齡小體重偏輕。

  為了盡快地讓父親能得到移植治療,小振宇在短短的5個多月的時間裡,將體重增加了近10斤,並在今年1月11日到北京的醫院裡開始做術前準備。而這期間,也是最讓張桂蘭心疼的時候。

  “振宇從小害怕打針,去年因為一個小病必須抽血化驗,為了讓他同意打針,我勸了半個多小時。但在做手術前4天裡,一共打了14針,他一點沒猶豫,一說要打針他就把袖子擼起來。”張桂蘭流著淚說,“那時候,我覺得兒子真偉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