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日中關係 對話的大門誰先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01 16:29:01  


資料圖:1月2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日本公明黨黨首山口那津男。
  中評社香港7月1日電/日本《朝日新聞》6月30日載文《日中關係 對話的大門誰先敲?》,摘要如下:

  6月18日,黃海之濱的山東省威海市某酒店內,舉行了一場有關自由貿易協定(FTA)的研討會。參加者有日中韓三國的商務部門相關負責人,以及學者和經濟界人士。

  威海擁有14世紀時期明朝為抵禦倭寇入侵而建的要塞,這裡也是日清戰爭(中國稱甲午戰爭)中日本最後攻陷北洋水師的“恩怨之地”。而如今,日本與中韓兩國的關係也因“海洋”和“歷史”的對立而齟齬不斷。特別是日中關係一直處於冰冷狀態。

  儘管如此,仍有兩大“引擎”將中國拉回到談判桌前,與日本就FTA問題展開磋商。

  首先,是由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日本決定加入TPP相關談判,泰國等主要亞洲國家也開始有所行動。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此前曾表示,中國“將對加入TPP的利弊和可能性進行分析”,表現出了對TPP前所未有的關注。

  儘管如此,中國的經濟結構受到國家的強勢支配,比較獨特。中國對TPP所送出“秋波”,與在此之前所進行的信息收集一樣,都有政治目的,即通過參與亞洲的通商談判,來避免產生與美國相對立的印象”。(中國政府相關人士語)。因為TPP要求實現自由貿易和自由的投資,中國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加入。

  因此,中國不會只因為跟日本之間的對立,而犧牲掉以日中韓和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為中心的FTA談判。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俞建華,在這次研討會上發表演講,強調了日中韓FTA“是(東亞)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件大事”。

  另外,對中國來說,日本經濟的重要性也正在成為另一個“引擎”。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