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國須“提防”中俄“共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03 10:15:32  


3月22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克里姆林宮舉行會談。
  中評社香港7月3日電/美國《國家利益》雜誌7-8月號載文《提防中俄共謀》,摘要如下:

  中國國家主席3月份首次出訪便是莫斯科。習普峰會並未引起華盛頓或(美國)媒體的關注,這種忽視或許代價慘重。如今,莫斯科與北京具有操作空間和基礎進行合作,從而可能給美國利益造成損害。

  具體而言,中俄可能選擇兩種新方式。一是尋求非正式的結盟以抗衡美國——被兩國視為對各自關鍵利益的威脅。鑒於利益矛盾以前拖累了中俄關係,這條路可能有困難。不過縱觀歷史,兩國面臨相似挑戰時,什麼奇怪之事都可能發生。況且還有第二種可能:他們或許玩三角外交遊戲。莫斯科和北京可暗示結盟或進行臨時合作,以取得對華盛頓的籌碼,令美國處在談判和權力的劣勢。

  美國的傳統觀念認為,中俄不可能進行全球結盟。確實,兩國真正結盟存在諸多障礙,比如互不信任的歷史,中國的優越感和俄羅斯的帝國懷舊,中國對俄技術的需要遭拒,俄警惕中國對西伯利亞開發的投資。且從長遠來看,中俄需要美歐要多過需要彼此。

  不過,面對這些分歧與共同根本利益,北京和莫斯科會作出權衡。首先,雙方都面臨對其統治合法性、不滿少數民族和宗教的挑戰,因而對外部影響其政治體制高度敏感。 

  其次,西方總體上把俄羅斯當成蘇聯政策的繼承者。所以北約才會東擴,不僅吸納前華約成員,還有3個波羅的海國家。這給人一種印象:冷戰過了這麼久,西方的頭等大事不僅仍是遏制俄羅斯,還有轉變它。同樣,在中國與鄰國的所有爭端中,美國幾乎都支持後者。這不僅包括其傳統盟友日菲,還有越南——並不比中國民主,且是美國歷史痛苦的一頁。奧巴馬政府向亞洲轉向,也讓中國感覺被圍堵。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