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吳子嘉:謝長廷開創模式 蘇貞昌再陷困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05 10:23:33  


 
  首先,所謂的“華山會議”,並非蘇貞昌“主動認為有必要”才舉辦,而是民進黨中生代“立委”在今年五月時集結,公開呼籲黨中央應召開“中國政策大辯論”;接著,媒體又報道謝長廷準備在六月時前往香港舉辦論壇,終讓蘇貞昌在雙重壓力下,臨時指示幕僚規畫辦理一種趨近於辯論,但又不能叫辯論的會議,否則一旦擦槍走火,恐讓他無端得罪獨派,明年主席連任大位也將不保。

  因此,幕僚想破頭後,才終於擠出以“華山論劍”為概念的會議,一來可避開“辯論”的火藥味,回應黨內期盼,二則又可搶回兩岸議題主導權,不讓謝長廷專美於前,算得上是一石二鳥。

  窘的是,自從民進黨中國事務部開始對外界推銷“華山會議”後,黨內獨派隨即出現不滿聲浪,認為“華山”這兩個字是大陸的山脈,質疑蘇貞昌怎能打著中國名號談黨內之事?這確實讓向獨派靠攏的蘇貞昌感受到明顯壓力,所以,近期中央黨部開始不再稱呼這場會議為“華山會議”,而是改稱呼“中國事務委員會對中政策擴大會議”。

  簡單說,“華山會議”是在心不甘、情不願的情況下被生出來;而且,事後連名字都被獨派架著脖子走。這樣的會議,還能給人多大的期望呢?

  更甚者,謝長廷之所以願意出席首場會議(七月四日舉辦,謝聽完蘇貞昌致詞就會離場),主要原因,不過是為了避免讓自己留下“不團結”的話柄,所以才意思意思的到場簽到、致意,也算是給了蘇貞昌面子。

  問題是,被視為可能代表民進黨參選下屆“總統”的蔡英文,雖然是因為出訪以色列無法到場,但早在一個月前,蔡辦就明確表示“該我們主持的其中一場華山會議,我們會到”,這等於是暗示,除了黨中央硬塞的功課之外,蔡英文並不認為有參加華山會議的必要性。
一位將左右民進黨能否重返執政的領袖,都是如此看待“華山會議”了,未來除非蘇貞昌出現不同想法,否則,九場會議辦下來,必然會是雷聲大、雨點小,空有刀光劍影,卻無實質結果的空殼會議。

  但無論如何,謝長廷既然已經替民共開啟新型態的交流模式,且華山會議在眾人的期待下,也勢必會出現大量的火花。所以,蘇貞昌應當把握扭轉民進黨命運的契機,別再把目光只擺在選票與銀票;否則,歷史絕對會記住誰是“卡住”整局骨牌秀的人,無論這個人未來要參選主席連任、角逐“總統”,都將事與願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謝長廷率團赴香港 紅綠智庫對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