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旺報:李克強經濟學 能走多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12 11:43:05  


  中評社台北7月12日電/大陸經濟基本面持續走緩,最新公布進出口統計分別年減0.7%與3.1%,同步衰退。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7%、工業生產指數(PPI)同比下降2.7%,CPI漲幅較小與PPI連續數月出現負增長,說明大陸經濟活躍度下降,實體經濟形勢不佳。金融市場同樣面臨挑戰,不久前發生多年罕見的“錢荒”,股市至今尚未從衝擊中恢復。 

  旺報今天社評說,9日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召開會議,強調要保持政策和發展的連續性、穩定性,使市場主體有穩定的預期,避免經濟出現大起大落。在此原則下,李克強政府為達成7.5%增長目標,下半年勢必採取穩定市場的刺激政策。大陸投資者解讀,這是貨幣政策即將放鬆的訊號,當天滬深股市均上漲超過百點。 

  給市場打氣,兩點最為關鍵:貨幣政策不搖擺,經濟改革不能拖。“錢荒”之後,大陸央行先是保持不回應,最後還是向部分金融機構提供了流動性。7月5日大陸國務院提出,不因經濟增速放緩轉向寬鬆,也不因當前一時貨幣增長較快而轉向緊縮。但在7.5%這把高懸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下,此種表態會否導致貨幣政策的搖擺,目前不得而知。 

  如果重新釋放流動性,投機者與股民自然會歡呼,但負責任的政治家應拋開短期數據與市場情緒,專注於大陸經濟的根本問題。大陸經濟的問題絕非貨幣不足,而是產能過剩與升級遲緩。這兩個問題得不到解決,大陸就很難走到下一發展階段。 

  李克強目前執行的去槓桿化政策,旨在減少政府支出與低效投資,實現企業的優勝劣汰,完成結構性升級。這樣的思路與“鐵腕總理”朱鎔基應對亞洲金融危機時如出一轍。決策者不應屈從於市場情緒與增長壓力,造成去槓桿化政策的搖擺。 

  但是,在流動性相對緊缺時,如何穩定市場預期,防止資本外逃,是比較急迫的問題。中國歐盟商會的觀點很有代表性,值得思考。在7月8日“慧眼中國環球論壇”上,中國歐盟商會祕書長Adam Dunnett說:“經濟放緩是全球現象,與其說我們擔憂中國經濟放緩,不如說更希望參與和分享中國經濟轉型的紅利。”他希望大陸能夠進一步開放市場,營造公平的競爭環境。 

  事實上,經濟放緩不僅是全球性現象,也是週期性的現象。市場更關注的是,在走出經濟放緩週期後,官方描繪的“中國經濟升級版”究竟有什麼紅利。因此,大陸目前最重要的是規畫經濟改革升級方案,給市場正面的預期。 

  令人鼓舞的是,大陸剛剛大張旗鼓啟動了金融體制改革。7月5日大陸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金融十條”,其中提出嘗試由民間資本發起設立銀行,是金融業准入限制的一個重大突破,許多企業翹首以盼。 

  但這一改革目前還是導向為主,具體的實施步驟沒有出台,既有利益群體對行業的開放仍存不小抵觸。相關決策部門應盡快拿出方案,吸引民營資本與境外金融機構加入,一定程度能緩解“錢荒”,為大陸相對滯後的金融體系注入多元活力。 

  此外,呼聲甚高的城鎮化改革一直“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這一改革規畫的出台,將對中西部開發、智慧城市建設、土地產權鬆綁與房地產走向等多個重要經濟領域產生影響。大陸政府如何進行城鎮化改革,為世人關注。 

  關於城鎮化改革為何遲遲不出,市場眾說紛紜。有一種觀點認為,城鎮化改革茲事體大,必須經過更多考察才能定奪。但事實上,改革的號角可由高層先吹響,在操作過程中再做修正。當務之急是及時釋放改革資訊,才能穩定市場情緒,防止經濟大起大落。 

  總的來說,大陸新總理李克強的經濟政策,以發展服務業、創新驅動、淘汰落後產能等為抓手,正走在正確的軌道上。有媒體稱其“改革魄力如朱鎔基時代”,但回望當年,朱鎔基推動國企改革與加入WTO,國內的阻力之大,今天的讀者可能難以想像。而當前形勢更加紛繁複雜,決策者能否頂住壓力,創造再次繁榮的基礎,值得期待。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