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日本時報》:香港流行“中藥新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16 10:23:25  


 
  報道稱,隨著人口不斷增長,2011年,香港的中藥進口額已達23億港幣,比2009年增長了37%。而現在,醫療保險計劃通常也包含中醫診療費用。

  在20世紀90年代末期,大學開始提供此類課程,為這個行業帶來了新的想法,現在在此領域已有6500位從業者,將近香港正規醫生的半數。

  31歲的丹尼斯.歐(音)在五年的醫學生涯結束後,於2008年開了他的第一個診所,現在已經另開了4家分所,有20名員工。

  他的大部分病人都在20到40歲之間,很多人都驚訝於診所工作人員是如此的年輕,但吳先生說,推動整個行業向前發展才是最重要的。在這裡,他提供直接服用的藥物,而不是冗長的藥方。“我們不改變傳統中藥的理念,我們只是改變中藥的形式。”在為病人咨詢的間隙他如是說,“這種革命是必要的,如果傳統的方法還在繼續,那麼中藥總會消亡的。”

  報道指出,也有批評者認為中藥是不科學的。雖然大部分的藥物都是以植物為基礎,但是在西方,中藥對動物成分的運用——如犀牛角——給其帶來不良印象。即使1993年中國有了禁令,但此類原料的使用還在繼續。

  不過,報道稱,國際研究對某些中藥成分給予了認可。香港衛生部門現在正與世界衛生組織共同建立一個分類體系。

  戴維.唐(音)在6個月前建立了香港中藥服務中心,與10名員工一起在網上提供煮藥和打包的服務,他們第二天就可以將藥送達訂購者手中。“我們是一個現代中藥商店,雖然應用著傳統藥方。”唐說,“我們就像用新瓶裝老酒一樣。”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