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甘肅岷縣地震災區 7.8萬間房屋倒塌、毀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23 17:05:10  


  中評社香港7月23日電/地處土石山區的甘肅省岷縣、漳縣地震災區,群眾貧困,民居分散。據統計,這場突如其來的地震使7.8萬間房屋倒塌、毀損,幾乎全部是農村民居,並造成89人死亡、5人失蹤。

  “土坯房全塌了,磚木(結構)房要好許多。”岷縣梅川鎮馬家溝村村民祝文清談起地震,仍然心有餘悸。

  新華社報道,記者在岷縣梅川鎮、茶埠鎮等地注意到,這裡倒塌和嚴重毀損的房子絕大多數是土木結構的房屋,群眾俗稱土坯房。特別是半山地帶的村莊,土坯房更多,倒塌得更厲害。

  祝文清說,地震的時候,房子搖晃了幾下,當時沒有塌,但是過了一陣,又連續發生了七八次餘震,他家8間房子全塌了。

  正在災區現場的地震研究專家、甘肅省地震局局長王蘭民告訴記者,災區嚴重倒塌的房屋絕大多數是土木結構的房屋。災區土山、石山夾雜分佈,而黃土山上的房子遭受的破壞更為嚴重。像這樣的民居最高只能抵禦烈度為7度的地震,而在這次地震中,極震區的烈度達到8度。

  據王蘭民實地勘察,在岷縣災區,農村抗震房示範工程、2012年“5.10”特大山洪泥石流的災後重建房,受地震影響較輕,減災效果比較明顯。

  岷縣、漳縣地處中國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都是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特別是這裡的山區農村居民,生活依然非常貧困。當地居民反映,這也是不少人無奈選擇土坯房作為居住房屋的一大原因。

  為破解這一問題,中國政府提出,到2020年中國農村地區民居要達到綜合抗禦芮氏6級左右地震,相當於各地區基本抗震設防烈度的能力。

  2006年以來,中國啟動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已使全國200多萬戶農戶受益。甘肅省2009年提出在5年時間內建設200多萬戶抗震民居。

  王蘭民說,持續開展的農村民居抗震房建設,已使農村普遍存在的基本無抗震設防能力的狀態得到改變。然而,甘肅作為多震省份,人居非常分散,農村人口超過2000萬,還有相當數量的房屋沒有改造。

  農村點多面廣的現實,也使廣大農村群眾建房的固有觀念很難改變。近幾年,有關部門編制了農村民居抗震指南,加強了對農村建房工匠的培訓。不過,與廣袤的農村相比,專業部門的指導和諮詢力量依然不足。

  王蘭民認為,今後還應進一步加大投資,加大力度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建設,結合新農村建設、移民搬遷、農村危舊房改造和城鎮化建設,加快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建設進程。

  “各級政府還應出台系列鼓勵政策,通過加大建房補貼力度、為抗震房提供低息或無息貸款等措施,引導農村群眾進一步提高抗震設防意識。”他說。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