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智庫:中國海軍繼二戰日軍後成為能威脅澳力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31 08:47:04  


  中評社香港7月31日電/澳大利亞獨立智庫——羅維國際政策研究所的下屬網站“The Interpreter”7月29日刊載文章稱,中國海軍實力近年來獲得快速發展,中國正在著力發展一支真正的藍水海軍,以加強對遠海的控制和擴大對周邊國家的影響。中國的崛起尤其是海上力量的崛起,給澳大利亞帶來了威脅,使後者深感憂慮。

  據環球網綜合報道,這篇文章的作者是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戰略與防務研究中心學者、羅維國際政策研究所的前副研究員拉烏爾-海因裡希斯。文章首先稱,澳今年四月份發布的白皮書所採取的立場與2009年的白皮書截然不同,今年的白皮書的對華基調緩和了許多,不再將中國崛起視作威脅,而是用積極的眼光看待這一事實。但海因裡希斯隨後指出,澳大利亞這一看法的轉變缺乏戰略依據,更何況近十年來,中國軍事一直快速發展,軍事水平踏上了一個新台階。這是自“二戰”以來,第一次在澳大利亞周邊地區有大國具備能力給澳造成直接軍事威脅。

  文章認為,就澳大利亞而言,之所以一直能夠淡定地看待中國對其的直接軍事威脅,原因有兩點:中國大多數常規部隊作戰範圍有限,軍力在戰略上的定位為防禦性。

  文章稱,儘管中國在最近幾十年逐漸擁有了先進的潛艇、戰鬥機、導彈等各種軍備以及偵察系統——這些構成了美國口中的中國“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戰略,但從本質上來看,這仍然是一種防衛性策略。該戰略旨在阻止美國軍隊(主要是航母)在戰時進入中國領海,防止美國掌握制海權和制空權,以阻止其後續發動全面行動。不過,中國的這一策略會給澳大利亞造成威脅。但是由於中國的“反介入/區域拒止”戰略排除了可能對澳造成嚴重威脅的活動,該戰略對澳而言堪稱一粒定心丸。

  然而,現在一切不一樣了。隨著中國“反介入/區域拒止”戰略的成熟,中國將目光轉向了建立具有遠距離打擊能力的海上艦隊,距離能夠到達澳大利亞北部海域。在該進程中,處於核心的是中國的第一艘航母“遼寧”號。“遼寧”號易被偵察,並且缺乏可增加飛機彈射距離和負重的彈射器,因而其本身並不難對付。但是據澳大利亞國防情報局稱,“在接下來的十年裡,中國可能會製造多艘航母”。因此,“遼寧”號標誌著中國藍水戰略中一個極為重要階段的開始。

  與此同時,中國的藍水戰略雄心也在其他相對不引人注目的方面有所顯示。在長時間試驗後,新型驅逐艦的組裝工作已經展開。這些驅逐艦可做護衛艦使用,用來為航母保駕護航;退一步來說,則可以用來保護潛艇。此外,中國也著手解決長期以來存在的問題,包括海上預警、指揮和控制以及海上補給等與執行遠海任務執行密切相關的問題。

  文章稱,從中國的這些發展中能得出三個令人堪憂的結論,這些結論應對澳大利亞的政策有所啟示。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