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譯:曼寧入獄監百餘年 斯諾登恐在劫難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01 00:53:31  


  中評社香港8月1日電(記者 黃蔚編譯報道)2010年將美國海量機密情報公布於眾後,前美軍情報分析員布拉德利•曼寧30日被裁定犯下間諜罪等重罪,面臨長達136年的徒刑。負責審理此案的馬里蘭州米德堡軍事法庭法官當日裁定,在曼寧面臨的21項指控中,除通敵罪、非法擁有國防資料等兩項指控罪名不成立,包括間諜罪在內的其餘19項指控均罪名成立。有美媒表示,曼寧獲罪或將標誌奧巴馬政府將展開全面的、全政府範圍的打擊洩密行動。

  對此,《今日美國》當地時間30日刊登社論文章稱,布拉德利•曼寧的確犯了罪但他並非叛徒。週二對該頗有爭議的案件進行明智裁定的軍事法官,為這位25歲的美國陸軍上等兵排除了最嚴厲的指控,而是用包括間諜罪在內的一長串較輕的罪行進行裁定。

  文章認為,對於盜竊700多份美軍南方司令部與阿富汗有關的記錄、盜竊國務院電報和非法持有陸軍機密文件的曼寧來說,這樣的定罪恰到好處。同時,法官對該案的裁決影響深遠。這一定罪框架不僅可以適用於曼寧與斯諾登,還可適用在奧巴馬政府一直追捕的、一系列鮮為人知卻好似間諜的個體身上。

  如曼寧一樣,這些人都違反了保密法,他們均認為這麼做意圖是好的——並且往往結果都還不錯。但也如曼寧一樣,他們的行為不可被忽視。而最最棘手的是,如何才能在每一單這樣的案例中把握住公平與正義的度。

  文章指出,在曼寧案中,盜竊、計算機詐騙等罪名不可推卸。然而在其他的一些情況中,例如透露美國外交官說出非常違背外交風範的事情,那最多不過是給當事人帶來一些尷尬而已。然而在另一些情況中,例如維基解密暴露出伊拉克戰爭恐怖的一面,其實的確在為公眾利益服務。事實上,曼寧並未幫助敵人,通敵罪這一罪名並不成立。

  但考慮到曼寧盜竊的文件數量之龐大,並且曼寧還不加選擇地透露給維基解密,這一行為潛藏巨大危機。政府官員表示,這些文件還明確提及背後有誰支持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美國人,所以曼寧的行為還將一些人的性命置於危險之中。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