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在俄中國務工人員為何頻頻“遇險”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07 10:19:25  


中國在俄勞工生活條件艱苦(資料圖片)
  中評社香港8月7日電/孝感非法出境民工發帖求救、70多名中國務工者在俄遭扣押……近一段時間來,類似的消息不斷見諸媒體。中國赴俄勞務人員為何頻頻“遇險”?專家認為應採取有效措施規避風險並規範赴俄務工市場。

  近年來,隨著中俄經貿合作的不斷加強,兩國間的人員往來也日益頻密。黑龍江省農業委員會勞動力轉移工作辦公室提供的資料顯示,僅黑龍江一省每年赴俄羅斯務工的農村勞動力就達6-7萬人。

  “總體來看,中俄勞務合作中真正高端的勞務服務,如信息外包、編程、高級酒店服務等所占的比重還很小,大部分打工者從事農業種植、采伐、工程建築等行業,這種低端的體力性勞動工作條件比較艱苦,容易出現事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副會長趙忠秀對記者說。

  趙忠秀說,在俄羅斯,尤其是遠東地區,所謂的“中國威脅論”長期存在。這種負面情緒導致當地一些人往往會採取不夠理性的做法,給當地中國公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造成危險。特別是在偏遠地區務工,交通、通訊不便,取得領事保護不易,不確定性風險更大。

  事實上,不僅是在俄羅斯,在中亞、外高加索、東歐,中國赴外務工人員被雇主扣押護照證件、工作時間太長、勞動強度過高、夥食住宿條件差、拖欠工資等問題屢有發生。究其背後的原因,務工人員普遍具有出國前馬虎、出國後迷糊、出事後慌張等通病。他們對用人企業的實力和資質缺少了解,也沒有簽訂書面的勞務合同。出國後不少人沒有及時到中國駐當地使領館進行登記。遇到麻煩後,有些人試圖通過罷工、行賄等方式自行解決,有些人則是慌張出逃。

  “使領館不止一次通知大家來進行免費登記,響應者卻少得可憐。等到有一天他們自己找上門來,多半是已經攤上事兒了。”一位多年在領事部門工作的老外交官深有感慨地說。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