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蛟龍”號抵達作業海區為下潛“熱身”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07 11:35:34  


 
  天時、地利均已具備,科考隊也展現各司其職的“人和”,為下潛進行準備:副總指揮、安全總監李向陽叮囑大家戴安全帽穿防滑鞋;潛航員召集所有計劃下潛人員宣讀深潛作業規程;調查儀器保障員王友亮用不同材料的小卡片做防腐試驗;水面支持系統技術人員高偉、李德威有條不紊地操作CTD絞車,為“蛟龍”下潛先探個路。

  “CTD是重要的常規調查設備,用來測量作業海區海水的溫度、鹽度和深度。對‘蛟龍’號還有特別的作用,就是根據這些參數計算潛水器下潛和上浮所需的壓載配重。”現場副總指揮、水面支持系統負責人丁忠軍介紹說。

  CTD設備下到5000米海深,獲得聲速剖面數據後回收至甲板,隨後開始布放用於潛水器水下定位的長基線信標。

  對於即將開始的第二航段“蛟龍”探海,深潛部門負責人葉聰說:“下潛作業分為工程下潛、應用下潛和培訓下潛。7日的首次下潛是工程下潛,目的是檢驗潛水器的性能。其後幾次都是應用下潛,由潛航員、工程技術人員和科學家共同完成。”

  本次“蛟龍”號試驗性應用航次分3個航段共計113天,在圓滿完成位於南海的第一航段任務後,搭載“蛟龍”號的“向陽紅09”母船於7月19日從廈門起航,經過5281海里的航行,6日抵達了第二航段作業區。這次航行時間達18天,超過了“向陽紅09”船2011年搭載“蛟龍”號從江陰出發到本海區進行海試前航行14天的紀錄。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