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國社會顛覆性問題:貧富差距大 腐敗趨惡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12 11:14:35  


 
  改革路徑 

  改革的重點是要確立人民群眾在權力結構中的主體地位,給老百姓五權。

  未來5B10年,乃至未來30年,中國從哪些方面切入來規劃改革大局呢?我覺得,中國未來發展面臨四個重大戰略轉變。

  第一,改革重點從經濟體制到政治行政體制轉變。中國改革的重點要轉移,要健全以人民群眾為主體的權力結構。過去30年,我國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經濟改革已經完成了體制性改革。中國沒有解決的體制性問題是政治行政體制,要以公正為中心,重構中國改革話語。要實現社會公正,權力配置是關鍵,而在權力配置中,人民群眾必須占主導地位。

  第二,盡快完成從現代化到現代性的轉變。社會現代化是一個過程,現代性是一個結果。實現中國夢,就是要實現一個現代化的中國夢。根據發展經濟學和發展政治學的觀點,人均GDP1000B3000美元是初級現代化階段。這一階段社會利益比較一致,改革容易達成共識。到了人均GDP4000B6000美元,就進入中等現代化階段,利益出現分化,改革難以達成共識,這一階段又被稱為發展陷阱。

  2012年我國人均GDP達6100美元,十二五期間能不能跳出發展陷阱不得而知。中國有3種前景:越過陷阱,進入一個穩定性的、現代性的社會主義社會;掉入陷阱;社會崩潰。倘若社會崩潰,誰都要為此付出代價。

  第三,從工業型社會向城市型社會轉變。未來30年是中國一個重要的發展轉型期,就是要從生產型經濟、資源型經濟、加工型經濟向技術型、環保型、休閑型經濟轉變。

  第四,從管理層壟斷性權力到公民協商性權力轉變,即實現從官本位向公民本位的轉變。要實現每個個體的尊嚴,就必須按照溫家寶曾講的給老百姓五權,即選舉權、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