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夏都”北戴河:從領導人辦公到專家做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12 11:24:45  


 
  作出過重要決策

  1954年,國務院確定北戴河休養區的使用方針是:為中央暑期辦公服務。該習慣在“文革”時被中斷。

  1984年的夏天,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到北戴河辦公、休息。此後,這一習慣又延續了約20年,直到2003年。此間,北戴河被稱“夏都”。

  如果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北戴河辦公,會有兩個明顯的信號:召開會議,接待外賓。外界通過對這兩件事的公開報道,了解到領導人正在北戴河。

  北戴河在黨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臨近召開等階段,顯得尤為重要。公開資料顯示,那時,中共中央、國務院、全國人大、全國政協、中央軍委等幾套班子都要到北戴河,做準備工作。黨代會的報告和有關人事安排要在這裡研究討論。

  改革開放之後,中央很多決策是在北戴河作出的,比如80年代初期的“嚴打”和1998年的抗洪搶險。

  1995年8月新加坡領導人應江澤民邀請訪華,時任總理李鵬專程趕到北戴河與他們會見。這是北戴河歷史上規格最高的一次外事接待活動。

  江澤民還曾在北戴河辦公期間,接受日本《朝日新聞》社長中江利忠以及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主持人華萊士的採訪。

  北戴河夏季辦公期間,領導人還要接見當地黨政官員,因此會經常公開露面。有時他們還會走出北戴河,去周邊參觀視察。

  2003年7月19日,人民網的一條消息稱,五大領導班子當年夏天將不到北戴河辦公。此後,黨和國家領導人赴北戴河暑期辦公的說法不再見諸報端。

  但北戴河休養區的功能沒有變。孫志升說,在任和退休的黨和國家領導人,暑期還會到北戴河休假,北戴河還會發揮特殊作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