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五六十年代中共高層解決邊界問題的思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14 11:53:31  


  邊界問題,關係到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關係到邊境安寧和邊境地區人民的和平生活,影響著同周邊國家的關係,是新中國外交工作中必須解決好的一個重要問題。中共中央十分重視解決邊界問題,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提出了一系列原則和辦法,促成中國和緬甸等國成功解決邊界問題,並妥善處理了中印邊界問題。這些原則和辦法凝聚了老一輩革命家的心血與智慧,為我們今天繼續解決好邊界問題和島嶼爭端提供了重要借鑒。

  一、新中國成立之初邊界的基本情況

  我國的邊界線漫長而曲折,大陸邊界線有20,000多公里,海岸線有10,000多公里。歷史上帝國主義的入侵,給我國邊界遺留下很多問題。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在邊界上面臨的情況是:大部分地區還未經勘測,有關邊界的歷史資料和外交檔案極不完備,缺乏精確的地圖(我國公開出版的地圖所劃邊界線,基本上是按國民黨時期的地圖標線的,而實際接壤線同這條線出入很大,同鄰國出版的地圖也有出入)。中央對邊界的具體情況很不了解。

  為了摸清我國邊界情況,進而為逐步解決邊界問題創造條件,20世紀50年代中期,周恩來指示有關部門編輯一本邊界地圖集,供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邊疆省區的負責同志參考。根據這一指示,1957年外交部、國家測繪總局、總參謀部測繪局、中國科學院、民族事務委員會、公安部和內務部等單位開始聯合進行此項工作。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於1959年6月編撰完成我國第一本邊界地圖集,即《中華人民共和國邊界地圖集》。這本地圖集所使用的資料,絕大部分是邊疆省區提供的,具有重要歷史價值和文獻價值。

  根據這本地圖集的記載,建國之初我國邊界的基本情況如下:我國陸地邊界線(包括以河流和湖泊為界的界線在內),長約21,535公里;海岸線(不包括沿海島嶼的海岸)長約12,270公里。與中國陸地接壤的12個國家按逆時針方向依次是朝鮮、蘇聯(現在被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所取代)、蒙古、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錫金、不丹、緬甸、老撾、越南。這12個國家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社會主義國家,包括蘇聯、朝鮮、蒙古、越南;一類是民族主義國家(地圖集稱之為“資本主義國家及其保護國”),包括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錫金、不丹、緬甸、老撾。由北到南中國依次與日本、韓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文萊、馬來西亞6國隔海相望。

  我國與4個社會主義國家的陸地邊界線總長為14,490公里,其中未定界的有4,820公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