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李小龍:西方人眼中的“中國符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15 10:34:28  


  中評社香港8月15日電/2009年,美國歷史頻道推出了李小龍的紀念特輯,名為《李小龍如何改變了世界》。影片從各個領域剖析了李小龍帶來的影響:電影、武術、格鬥、文化、哲學;有些則出人意料:音樂、街舞、健美、漫畫,甚至近年興起的跑酷運動。在影片結尾,導演用一位受訪者的話作為總結:“他用人類最強有力的右拳,擊中了整個流行文化,我們至今在他的重拳中暈眩。”

  在逝世40年後,李小龍依然被人們談論。在香港,公交車站廣告牌、LED屏上又出現了李小龍昔日的形象,這些廣告指向香港文化博物館開幕的“武.藝.人生——李小龍”大型系列展覽;在美國,華納兄弟公司重新灌錄發行了《龍爭虎鬥》;在韓國,《精武門》重新翻版,將在本月底再次上映;還有人用其他方式“致敬變革者”:在全新的尊尼獲加藍牌電視廣告中,借助電腦特效,李小龍得以“重生”。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當我們在談論李小龍的時候,我們談論的仿佛不是一個人。在華人社會,他是電影明星,也是民族英雄;在西方世界,他是格鬥家,也是某種程度上的“超級英雄”;在一些人眼中,他是一個思想者,也是一個流行符號。他就像是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在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種模樣,並且,在這個被認識、被闡釋的過程中,他獲得了新面貌。

  從一開始,李小龍便面臨著“身份認同”的問題。他出生在美國,並且有1/4的德國血統——在他向葉問拜師學藝的時候,曾有同門師兄弟以“血統不正”為由,拒絕他入門。其遺孀琳達.李.卡德威爾說:“他的一生都在東方與西方中徘徊。他憎恨他所見到的:異族入侵、暴力統治……他認為那是非正義的。他也知道,活下去需要抗爭。”儘管家境優渥,李小龍卻和普通男孩一樣,在九龍的街巷裡長大。13歲時,李小龍拜咏春拳傳人葉問為師。李小龍回憶說:“正是因為缺乏安全感,我才走上了功夫之路。”到其離開香港赴美前,他已經拍攝了20多部電影,多數是“文戲”,如《危樓春曉》、《細路祥》、《人海孤鴻》和《雷雨》。

  大眾經常遺忘的一段往事是,這位以“武”聞名的“功夫皇帝”,實則是一名科班出身的“文藝青年”。1961年,李小龍考進華盛頓大學,主修戲劇,同時選修了哲學。在《為什麼喜歡哲學》中,李小龍寫道:“武術和哲學看來是兩個極端,但我以為國術的窮理部分,似乎已經日漸晦澀,而國術的每一個動作,都是有他的道理的。我希望用哲學精神,融進國術裡去,所以,我堅持讀哲學。”他同時還是個文學愛好者,培養了寫詩的愛好,並將一些中國古詩翻譯成英文,其中包括趙孟頫之妻管氏所作的《我儂詞》。在美國,李小龍靠教授武術獲得經濟來源,開設“振藩國術館”,後來改為“振藩截拳道”。向他學習截拳道的著名人物包括:丹.伊魯山度(DanInosanto)、查克.諾裡斯(ChuckNorris)、詹姆斯.柯本(JamesCoburn),以及導演羅曼.波蘭斯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