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發現恐龍時代的多瘤齒獸化石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16 10:38:12  


  中評社香港8月16日電/中美研究人員15日宣佈,他們在中國遼寧發現了一塊1.6億年前的多瘤齒獸類動物化石。這是一種在恐龍時代生存的類似老鼠的哺乳動物,本次發現是已知最早並較完整的多瘤齒獸化石。

  據新華社報道,多瘤齒獸因牙齒上有許多用於咀嚼的小瘤狀隆起而得名,它是歷史上生存時間最長的哺乳動物,約出現於1.7億年前,絕滅於3500萬年前。在恐龍主宰的中生代,多瘤齒獸是當時地球上數量最多的哺乳動物,幾乎佔侏羅紀和白堊紀時期所有哺乳動物種類的一半。但由於早期化石很少,人們對其生活習性等一直存有疑問。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北京自然博物館、美國卡內基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國際合作團隊當天在美國《科學》雜誌上報告說,在中國遼寧建昌出土了多瘤齒獸類哺乳動物化石,同位素測年表明,它生活在大約1.6億年前。

  芝加哥大學古生物學教授羅哲西對新華社記者說,多瘤齒獸通常被稱為“中生代的嚙齒類”,它的上下大門牙和臼齒與老鼠極為類似,但“它們只是像老鼠,與老鼠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支系”。

  本次發現的化石標本有毛髮印痕,而且其牙齒發育了明顯的皺紋結構,如很多小的脊、溝、凹槽等,研究人員因此將其更細緻地命名為歐亞皺紋齒獸。從其牙齒結構推測,歐亞皺紋齒獸是一種以樹葉、種子、蕨類、裸子植物,再加上蠕蟲和昆蟲為食的雜食動物。這種雜食性大大提高了生存能力,是其同類成為中生代數量最多的哺乳動物的重要原因之一。

  化石還表明,歐亞皺紋齒獸的踝骨“具有驚人的靈活性”,它是一種能夠快速奔跑的敏捷的哺乳動物。羅哲西解釋說:“它們有些可以爬樹,有些會挖掘,有些可以在地面上跳躍,這些完全不同的運動方式都對踝關節有一定形態功能上的要求,新發現說明多瘤齒獸從一開始就已經具備了它在後期形態與功能多樣化的先決條件。”

  研究人員還推測,歐亞皺紋齒獸在夜間活動,生活於氣候溫和的湖濱,與一些恐龍如近鳥龍和達爾文翼龍,還有大量節肢動物及其他幾種哺乳動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根據其化石的手部比例、末端指節的形態等,研究人員推測歐亞皺紋齒獸很可能是地棲哺乳動物。

  在體型方面,研究人員計算認為歐亞皺紋齒獸的體重可能在65克到80克之間,“這與一個大鬆鼠差不多大”。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