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賈平凹談遺憾:三毛自殺前無緣見一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17 08:25:01  


  中評社香港8月17日電/說起陝西的農村,大家往往會第一時間聯繫到當代著名作家賈平凹:從《廢都》到《秦腔》再到新作《帶燈》,隨著中國這幾十年來的變化,賈平凹的文學創作內容在變,寫作風格在變,不變的是他對寫作本身近乎偏執的認真態度。

  今年夏天,賈平凹應邀參加第十屆上海書展,並作為多場活動的主要嘉賓,與大家交流文學創作。昨天下午,賈平凹走進星尚頻道的“今晚我們讀書”節目,一口陝地土話的他令記者應接不暇,他更一再感嘆“時光過得真快,始終還記得那時我是單位中最小的。如今,居然已經六十了,但還是感覺心裡有很多東西還沒寫出來。 ”對於賈平凹來說,寫了四十年後仍然覺得沒寫夠:“有人問我怎麼還不寫自傳,我想說,原創的還沒有寫完呢。等我年紀大了,寫不出新東西了,到時候再寫寫自己經歷過的事情,寫寫家裡的收藏。 ”

  談寫作:傷愈的小草開出花來

  在上世紀七十年代,賈平凹就讀於西北大學中文系,1974年開始發表作品,寫作至今已有四十個年頭。這四十年中,遭遇創作低谷,也獲得過獎項高峰,如今更是成為中國家喻戶曉的名字。賈平凹說:“人生起起伏伏,我一直堅持的只是潛心創作,別的都不管。在生活中,我算不上一個好父親、好丈夫,也不是一個好幹部、好領導。 ”曾經有段時間,賈平凹幾乎從文壇銷聲匿跡,但是他從未放棄過寫作,“我堅持寫,因為總覺得不服氣,當時我的寫作自信受到了打擊,唯有通過不斷地寫,才能重塑自信。就像一顆小草被掐了,總得等傷口先愈合才能繼續成長開花,這有一個過程。 ”

  進入花甲之年的賈平凹,仍然繼續堅持寫作,並且不斷有新的東西帶給讀者,他親自奔波在鄉間,深入探訪真實的農村生活。當被問及在人生最艱難的時期,為何還是沒放棄寫作,賈平凹半開玩笑地答道:“我別的都不會,只能搞創作呀。 ”

  賈平凹也坦言,如今年紀大了,明顯會感到創作激情不夠:“那會兒寫《廢都》最順的時候,一天能寫一萬字,現在一天只能寫個幾千。 ”即便如此,他仍然希望自己能夠一直寫下去,他說:“寫了四十年也還沒寫夠,很多自己的想法,自己想要寫進作品中的東西,還沒有表達出來,如今的創作還不夠。 ”他對作品的要求極高,一部小說要寫好幾遍才能成,往往小說寫到十幾萬字,看著不滿意,就全部作廢,最後問世的作品至少要經歷這樣的折騰三四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